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西京雜記二則(匡衡、王嬙)--劉歆(國學治要五-古文治要卷四)

【原文】 匡衡
  匡衡,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。鄰居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邑人大姓文不識,家富多書,衡乃與其傭作,而不求償。主人怪而問之,衡曰:「願得主人書遍讀之。」主人感嘆,資給以書,遂成大學。
  衡能說《詩》,時人為之語曰:「無說《詩》,匡鼎來;匡說《詩》,解人頤(ㄧˊ儀)。[1]」鼎,衡小名也。時人畏服之如此。聞之者皆解頤歡笑。衡邑人有言《詩》者,衡從之與語,質疑。邑人挫服、倒屣(ㄒㄧˇ洗)而去。衡追之,曰:「先生留聽,更理前論!」邑人曰:「窮矣!」遂去不顧。
 
【譯文】
  匡衡,字稚圭,勤奮好學,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。鄰家有燈燭,但光亮照不到他家,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,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。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,是個有錢的人,家中有很多書。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,又不要報酬。主人感到很奇怪,問他為什麼這樣,他說:「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,通讀一遍。」主人聽了,深為感嘆,就把書送給他讀。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。
  匡衡能夠解說《詩經》,當時的人為此編了順口溜說:「誰也別說《詩》了,匡鼎他來啦,匡鼎他說起《詩》來,能讓人開顏歡笑啊!」鼎是匡衡的小名,當時的人都對他既敬畏又欽佩,聽到的人沒有不歡笑的。匡衡的鄉里也有一個解說《詩》的,匡衡去找他辯難,考證有疑問爭議之處。結果把這個人說得沒顧上穿好外衣和鞋子就跑了。匡衡追上去,說:「請先生留下來聽我說,我們再接著討論。」 這個人說:「我實在沒得說的了!」於是這個人跑了沒再回來。
======
【原文】 王嬙
  元帝後宮既多,不得常見,乃使畫工圖形,案圖召幸之。諸宮人皆賂畫工,多者十萬,少者亦不減五萬。獨王嬙不肯,遂不得見。匈奴入朝,求美人為閼氏(ㄧㄢ煙 ㄓ支)[2],於是上案圖,以昭君行。及去,召見。貌為後宮第一,善應對,舉止閒雅。帝悔之,而名籍已定,帝重信於外國,故不復更人,乃窮案其事。畫工皆棄市,籍其家,資皆巨萬。
  畫工有杜陵毛延壽,為人形,醜好老少,必得其真。安陵陳敞,新豐劉白、龔寬,並工為牛馬飛鳥眾勢,人形好醜,不逮延壽。下杜陽望亦善畫,尤善布色。樊育亦善布色。同日棄市。名畫工於是差稀。
 
【譯文】
  漢元帝後宮的嬪妃美女很多,不可能個個都經常見,於是就讓畫工把各個美女畫出來,用畫出來的圖讓元蒂選擇見誰。很多美女都賄賂畫匠,多的可給到十萬,少的也不下於五萬。唯獨王嬙不肯,所以不能見著元帝。匈奴首領拜見漢朝皇帝,想求個美女去做匈奴皇后。皇帝看了圖後叫昭君前去。待到要離去時,皇上召見,昭君相貌後宮第一,善於應對各種事情,舉止優雅。元帝後悔了,但事情已經定下來了,元帝對他國很重信義,所以不再換人。於是徹底的追究這件事的責任,把那些畫工們全部處以死刑,抄沒他們的家產,資產都相當多。
  畫匠裡有個杜陵毛延壽,為人畫畫,不管醜的、美的、老人、少年,肯定都能畫得真真切切。安陵陳敞,新豐劉白、龔寬都是專精於牛馬飛鳥之類的畫,但畫人的容貌,不及毛延壽;下杜陽望也善畫畫,尤其善於上顏色;樊育也善於上色彩,他們都同一天處死。京城裡有名的畫匠差不多絕跡了。

【注釋】
[1]解頤:開顏歡笑。
[2]閼氏:漢代匈奴單於、諸王妻的統稱。

【註】《西京雜記》是中國古代筆記小說集,其中的「西京」指的是西漢的首都長安。該書寫的是西漢的雜史。既有歷史也有西漢的許多遺聞軼事。作者疑為葛洪

【作者】
  《西京雜記》,中國古小說集,共129則,每篇短者僅十餘字,長者亦不過千餘字,相傳是東晉葛洪著,一說漢朝劉歆作。
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西京雜記- 開放文學]、[西京雜記_百度百科]、[西京雜記-中文百科在線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