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

自祭文--陶潛(國學治要五-古文治要卷二)

【原文】
  歲惟丁卯[1],律中(ㄓㄨㄥˋ眾)無射(ㄧˋ意)[2]。天寒夜長,風氣蕭索[3],鴻雁于征[4],草木黃落。陶子將辭逆旅之館[5],永歸於本宅[6]。故人悽其相悲[7],同祖行於今夕[8]。羞以嘉蔬[9],薦以清酌[10]。候顏已冥[11],聆音愈漠[12]。嗚呼哀哉!
【注釋】
  • [1]惟:句中語氣詞。丁卯: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(西元427年)
  • [2]律中無射:指農歷九月。律:樂律。古時把標誌音高的十二律同十二個月份相配,用十二律的名稱代表月份。無射:為十二律之一,指農歷九月。
  • [3]蕭索:蕭條,冷落,淒涼的樣子。
  • [4]鴻雁:大雁。於:語助詞,無意義。征:行,這裡指飛過。王逸《九思·悼亂》:「歸雁兮於征。」
  • [5]逆旅之館:迎賓的客舍,比喻人生如寄。
  • [6]本宅:猶老家,指墳墓,或指天堂(極樂世界)
  • [7]故人:指親友。悽:悲痛。其:語助詞,無意義。相:交相。
  • [8]祖行:指出殯前夕祭奠亡靈。也就是給死者餞行的意思。
  • [9]羞:進獻食品,這裡指供祭。
  • [10]薦:進,供,獻。《周禮.天官.庖人》:「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。」鄭玄注:「薦,亦進也;備品物曰薦,致滋味乃為羞。」清酌:指祭奠時所用的酒。
  • [11]候:伺望。冥:昏暗,模糊不清。
  • [12]聆:聽。漠:通「寞」,寂靜無聲。
【原文】
  茫茫大塊[13],悠悠高旻(ㄇㄧㄣˊ民)[14],是生萬物[15],余得為人。自余為人,逢運之貧[16],簞瓢(ㄉㄢ單 )屢罄(ㄑㄧㄥˋ慶)[17],絺綌(ㄔ吃 ㄒㄧˋ細)冬陳[18]。含歡谷汲[19],行歌負薪[20],翳翳柴門[21],事我宵晨[22],春秋代謝[23],有務中園[24],載耘載耔(ㄗˇ子)[25],迺(ㄋㄞˇ乃)育迺繁[26]。欣以素牘(ㄉㄨˊ讀)[27],和以七弦[28]。冬曝(ㄆㄨˋ瀑)其日[29],夏濯(ㄓㄨㄛˊ濁)其泉[30]。勤靡餘勞[31],心有常閒[32]。樂天委分[33],以至百年[34]。
  惟此百年[35],夫(ㄈㄨˊ扶)人愛之[36],懼彼無成[37],愒(ㄎㄞˋ慨)日惜時[38]。存為世珍[39],沒亦見思[40]。嗟我獨邁[41],曾是異茲[42]。寵非己榮[43],涅(ㄋㄧㄝˋ聶)豈吾緇(ㄗ滋)[44]?捽兀(ㄗㄨˊ足 ㄨˋ勿)窮廬[45],酣飲賦詩。識運知命,疇能罔眷[46]。余今斯化[47],可以無憾。壽涉百齡[48],身慕肥遁[49],從老得終[50],奚所復戀[51]!
  寒暑逾邁[52],亡既異存[53]。外姻晨來[54],良友宵犇(ㄅㄣ奔)[55],葬之中野[56],以安其魂。窅(ㄧㄠˇ咬)窅我行[57],蕭蕭墓門[58],奢恥宋臣[59],儉笑王孫[60],廓兮已滅[61],慨焉已遐[62],不封不樹[63],日月遂過。匪貴前譽[64],孰重後歌[65]?人生實難,死如之何[66]?嗚呼哀哉!
【注釋】
  • [13]茫茫:廣大的樣子。大塊:指大地。《莊子。大宗師》:「夫大塊載我以形,勞我以生,扶我以老,息我以死。」
  • [14]悠悠,渺遠的樣子。旻:天。高旻:指上天。
  • [15]是:此。指天地,大自然。
  • [16]運:指家運。
  • [17]簞瓢:瓢,飲器,以葫蘆剖分而成。簞瓢形容簡樸刻苦的生活。罄:空。
  • [18]絺綌:夏天所穿的葛衣。絺,細葛布。綌,粗葛布。陳:設、列,這裡指穿。
  • [19]谷汲:在山谷中取水。
  • [20]行歌:邊走邊唱。負薪:背著柴禾。
  • [21]翳翳:昏暗的樣子。柴門:用樹條編紮的門,指屋舍簡陋。
  • [22]事我宵晨:伴我晨昏。事:做。宵晨:早晚。
  • [23]代謝:相互更替。
  • [24]務:指從事農活。中園:園中,指田園。
  • [25]載:又,且。耘:除草。耔:在苗根培土。《詩經.小雅.甫田》:「今適南畝,或耘或耔。」
  • [26]迺育迺繁:謂作物不斷滋生繁衍。迺:同「乃」,就。
  • [27]素牘:指書籍。犢是古代寫字用的木簡。
  • [28]和:和諧。七弦:指七弦琴。
  • [29]曝:曬。
  • [30]濯:洗滌。
  • [31]勤靡餘勞:辛勤耕作,不遺餘力。靡:無。
  • [32]常:恆久。閒:悠閒自在。
  • [33]樂天:樂從天道的安排。委分:猶「委命」,聽任命運的支配。分:本分,天分。《周易·繫辭上》:「樂天知命,故不憂。」
  • [34]百年:一生,終身。
  • [35]惟:句首助詞。
  • [36]夫:句首助詞。人:猶「人人」。
  • [37]彼:指人生一世。無成:無所成就。
  • [38]愒:貪。
  • [39]存為世珍:生前被世人所尊重。存:指在世之時。
  • [40]沒:死。見思:被思念。
  • [41]嗟我獨邁:感嘆自己獨行其是。邁:行。
  • [42]曾:乃,竟。茲:這,指眾人的處世態度。
  • [43]寵非己榮:不以受到寵愛為榮耀。
  • [44]涅豈吾緇:汙濁的社會豈能把我染黑。涅:黑色染料。緇:黑色,這裡用作動詞,變黑。《論語.陽貨》:「不曰白乎,涅而不緇。」
  • [45]捽兀:挺拔突出的樣子,這裡形容意氣高傲的樣子。窮廬:即穹廬,遊牧民族所住的旃帳,這裏指隘陋的居室。這是說自己傲然地住在穹廬裏。
  • [46]疇能罔眷:這是說,由於識運知命,所以能不眷戀人世。疇:語助詞,無意義。罔:無。眷:眷念,留戀,指人世。
  • [47]斯:此,這樣。化:物化,指死去。
  • [48]涉:及,到,經歷。百齡:百歲,這裡指老年。
  • [49]肥遁:指退隱。《周易。遁卦》:「上九,肥遁,無不利。」肥:寬裕自得。遁:退避。
  • [50]從老得終:謂以年老而得善終。
  • [51]奚:何。
  • [52]寒暑:指歲月。逾邁:進行。
  • [53]亡:死。異:不同於。存:生,活著。
  • [54]外姻:指母族或妻族的親戚。這裡泛指親戚。
  • [55]犇:指前來奔喪。犇:同「奔」。
  • [56]之:作者自指。中野:荒野之中。《周易·繫辭下》:「古之葬者,葬之中野,不封不樹。」
  • [57]窅窅:隱晦不顯的樣子;深遠的樣子。
  • [58]蕭蕭:風聲。
  • [59]奢恥宋臣:以宋國的司馬桓魋(ㄊㄨㄟˊ頹)那樣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恥。宋臣:《孔子家語》說,孔子在宋國時,宋國的司馬(官職)桓魋為自己造石槨,三年不成,工匠皆病,孔子以為過於奢侈了。
  • [60]儉笑王孫:以漢代的楊王孫過於簡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。《漢書.楊王孫傳》載:楊王孫臨死前囑咐子女:「死則布囊盛屍,入地七尺,既下,從足引脫其囊,以身親土(即裸葬)。」
  • [61]廓:空闊,指墓地。滅:消滅,指人已死去。
  • [62]遐:遠,指死者遠逝。
  • [63]不封:不壘高墳。不樹:不在墓邊植樹,《禮記.王制》:「庶人縣封,葬不為雨止,不封不樹。」作者自視為庶人:
  • [64]匪:同「非」,不。前譽:生前的榮譽。
  • [65]孰:誰。後歌:死後的歌頌。
  • [66]如之何:如何,怎樣。之:語助詞,無意義。
【註】此文寫於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(427)九月,陶淵明六十三歲。過了兩個月,陶淵明便逝世了。所以,這篇祭文可以說是他的絕筆之作。祭文,一般是生者為祭奠死者而作,但這篇祭文卻是作者為自己所作。祭文中回顧、總結了自己的一生,一方面肯定了自己所走過的人生道路,另一方面表現了不與黑暗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格。

【作者】
  陶淵明(約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號五柳先生,謚號靖節先生,入劉宋後改名潛。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、文學家、辭賦家、散文家。東晉潯陽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曾做過幾年小官,後辭官回家,從此隱居,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,相關作品有《飲酒》《歸園田居》《桃花源記》《五柳先生傳》《歸去來兮辭》《桃花源詩》等。《陶淵明作品》《陶淵明詩全集_大家藝文天地

【譯文】                 
  現在是丁卯年九月,天氣寒冷,秋夜漫長,景象蕭條冷落,大雁南飛,草木枯黃凋零。陶子將要辭別這暫時寄居的人世,永遠回到自己本來的住處了。親友們懷著淒傷悲哀的心情,今晚一道來祭奠我的亡靈,為我送行。他們為我供上了新鮮的果蔬,斟上了清酒。看看我的容顏,已是模糊不清;聽聽我的聲音,更是寂靜無聲。悲痛啊,悲痛!

  茫茫的大地,悠悠的高天,你們生育了萬物,我也得以降生人間。自從我孩提時代,就遭遇到家境貧困的命運,飯筐水瓢裡常常是空無一物,冬天裡還穿著夏季的葛布衣服。不過,我仍懷著歡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,背著柴禾時還邊走邊唱,在昏暗簡陋的茅舍中,一天到晚忙碌不停。從春到秋,田園中總是有活可幹,又是除草又是培土,作物不斷滋生繁衍。捧起書籍,心中欣歡;彈起琴弦,一片和諧。冬天曬曬太陽,夏天沐浴於清泉。辛勤耕作,不遺餘力,心中總是悠閒自在。樂從天道的安排,聽任命運的支配,就這樣度過一生。

  這人生一世,人人珍愛它,我唯恐一生不能有所成就,格外的珍惜時光。希望生前為世人所尊重,死後被世人所思念。可嘆我自己獨行其是,竟是與眾不同。我不以受到寵愛為榮耀,汙濁的社會豈能把我染黑?雖身居陋室,卻意氣傲然,竟日飲酒賦詩。我識運知命,所以能無所顧念。若今日我就這樣的死去,也可說是沒有遺恨了。我已至暮年,仍依戀著退隱的生活,既以年老而得善終,還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!

  歲月流逝,死既不同於生,親戚們清晨便來吊唁,好友們連夜前來奔喪,將我葬在荒野之中,讓我的靈魂得以安寧。我走向幽冥,蕭蕭的風聲吹拂著墓門,我以宋國桓魋那樣奢侈的墓葬而感到羞恥,也以漢代楊王孫那過於簡陋的墓葬而感到可笑。墓地空闊,萬事已滅,可嘆我已遠逝,既不壘高墳,也不在墓邊植樹,時光自會流逝。既不以生前的美譽為貴,誰還會看重那死後的歌頌呢?人生道路實在艱難,可人死之後又能如何呢?悲痛啊,悲痛!
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陶淵明文集在線閱讀]、[自祭文--百度百科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