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我之掌庾承周,以世功而為族;經邦佐漢,用論道而當官[2]。稟嵩(ㄙㄨㄥ松)華之玉石,潤河洛之波瀾。居負洛而重世,邑臨河而宴安[3]。逮永嘉之艱虞,始中原之乏主[4]。民枕倚於牆壁,路交橫於豺虎。值五馬之南奔[5],逢三星之東聚[6]。彼淩(ㄌㄧㄥˊ陵)江而建國,始播遷於吾祖[7]。分南陽而賜田,裂東嶽而胙(ㄗㄨㄛˋ作)土[8]。誅茅宋玉之宅[9],穿徑臨江之府[10]。水木交運,山川崩竭[11]。家有直道,人多全節。訓子見於淳深,事君彰於義烈[12]。新埜(ㄧㄝˇ野)有生祠之廟,河南有胡書之碣(ㄐㄧㄝˊ結)[13]。況乃少微真人,天山逸民[14],階庭空谷,門巷蒲輪[15]。移談講樹,就簡書筠(ㄩㄣˊ雲)[16]。降生世德,載誕貞臣[17]。文詞高於甲觀,模楷盛於漳濱[18]。嗟有道而無鳳[19],嘆非時而有麟[20]。既奸回之奰(ㄅㄟˋ背)逆,終不悅於仁人[21]。
【注釋】
- [1]《哀江南賦》:「哀江南」語出《楚辭·招魂》「魂兮歸來哀江南」句,梁武帝定都建業,梁元帝定都江陵,二者都屬於戰國時的楚地,作者借此語哀悼故國梁朝的覆亡。
- [2]「我之……當官」四句:追敘先祖,言本人系出庾氏。庾氏先人在周代為掌庾之官因而得姓庾(本意為倉庫),在漢代由於「論道(文事)」而居官。當官,居官受職。經邦、論道:以武功、文事兩件治理國家的大事。
- [3]「稟嵩……宴安」四句:指庾氏世居河南潁川鄢陵、南陽新野等鍾靈毓秀之地。嵩華:嵩山、西嶽。河洛:黃河、洛水。負洛:潁川在洛陽西北五百里,洛陽在北,故云「負洛」。重世:再世。庾氏本鄢陵人,再世之後,分徙新野。臨河,指庾氏在新野邑居臨淯水。晏安:閒適。
- [4]永嘉:晉懷帝年號(307-313)。永嘉之亂,懷帝、湣帝先後遇害,晉室南遷,中原為所亂。所以說「中原乏主」。
- [5]五馬:指晉瑯邪王司馬睿等五王。晉惠帝太安年間有童謠曰:「五馬浮渡江,一馬化為龍。」其後中原大亂,晉室瑯邪王、汝南王、西陽王、南頓王、彭城王同至江東,而司馬睿即位,為晉元帝。
- [6]三星:指熒惑、歲星、太白。《晉書·地理志》載:永嘉六年三月,三星聚於牽牛星與織女星之間,星相家佔卜後以為此乃晉室東遷之兆。
- [7]「彼淩江……吾祖」二句:指晉元帝渡江樹立政權,庾信的祖上從此徙居江東。淩江:渡江。播遷:庾信八世祖庾滔事先隨晉室南渡。
- [8]「分南陽……而胙土」二句:指庾滔曾封遂昌侯一事。賜田、胙土:封賞土地給元勳。
- [9]誅茅:鋤去茅草。宋玉之宅:在湖北江陵縣城北。庾滔過江當前居江陵,從本賦看,居處即是宋玉故宅。庾信因侯景之亂,自建業遁歸江陵後,亦居此。
- [10]穿徑:開拓路途。臨江之府:漢共敖為臨江王,在江陵建府第。
- [11]「水木……崩竭」二句:指南朝宋、齊的興亡相繼。水木:南朝宋以水德為王,齊以木德為王。山川崩竭:亡國之兆。
- [12]「家有……於義烈」四句:指庾氏一門自遠祖庾滔至宋、齊興亡之際,多能直道全節。訓子、事君:指其家世傳忠孝之道。
- [13]「新埜……之碣」二句:指庾氏在新野、鄢陵世有生祠碑碣。埜:「野」的古字。生祠之廟:祖宗祠堂。河南:這裡指鄢陵,在河南豫州境內,故云河南,庾氏最早從這裡徙出。胡書:蝌蚪文。碣:墓碑。
- [14]少微真人、天山逸民:指庾信的祖父庾易。史載其為人志性舒適,不交外物,曾回絕朝廷征召。少微:星名,也叫處士星。天山:,《易·遁卦》:「天下有山,遁。」處士、逸民:均指不做官的賢者。
- [15]「階庭……蒲輪」二句:指庾易的門庭如同賢士隱居的空谷,朝廷也曾以蒲輪征庾易去做官。蒲輪:為了使車輪走得平穩,特以蒲草裹輪。此處指齊永明三年,曾以蒲車束帛征庾易一事。
- [16]「移談……書筠」二句:描述其祖父的淡泊、勤學。移談講樹:三國時管輅初見裴使君,清談整天,因嚴冬,將床移至庭前樹下,竟夕而談。就簡書筠:學書無紙,寫在竹葉、竹皮上。筠:竹子外層的青皮。
- [17]「降生……貞臣」二句:指庾信的父親庾肩吾,出生於世有賢德的人家,且其人亦是「貞臣」。侯景之亂時,庾肩吾不受賊職,潛奔江陵,故以貞臣稱之。
- [18]「文詞……漳濱」二句:指庾肩吾的才氣、品德逾越群倫。甲觀:太子宮,庾肩吾曾為東宮通事舍人、太子率更令、中庶子等職。漳濱:漳水出湖北南漳縣與沮水合流,流經江陵入長江。庾肩吾住在江陵,又曾為駐江陵的湘東王中錄事咨議從軍。
- [19]有道而無鳳:指梁簡文帝受制於賊臣,雖為有道之君,卻因身處濁世而不見祥瑞之鳳。
- [20]非時而有麟:比喻庾肩吾生不逢時。非時:指生不逢時。麟:祥獸,是賢人的意味。
- [21]「既奸回……仁人」二句:指庾肩吾為侯景所遣去假傳詔書,又為侯景之黨宋子仙所逼,後雖逃至江陵,未幾而卒。奸回:指侯景之流。奰逆:指挖空心思地謀反。奰:逼迫。仁人,即庾肩吾。
王子濱洛之歲,蘭成射策之年[22]。始含香於建禮,仍矯翼於崇賢[23];遊洊(ㄐㄧㄢˋ見)雷之講肆,齒明離之胄(ㄓㄡˋ宙)筵[24]。既傾蠡(ㄌㄧˊ離)而酌海,遂測管而窺天[25]。方塘水白,釣渚(ㄓㄨˇ主)池圓[26]。侍戎韜於武帳,聽雅曲於文弦[27]。乃解懸而通籍,遂崇文而會武[28]。居笠轂(ㄍㄨˇ谷)而掌兵,出蘭池而典午[29]。論兵於江漢之君,拭玉於西河之主[30]。
【注釋】
- [22]「王子……之年」二句:是說本人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。王子:指周靈王太子晉。濱洛之歲:十五歲。蘭成:庾信的大名。射策:招考。
- [23]「始含香……崇賢」二句:意指本人曾為尚書郎,又轉為東宮學士。含香:指尚書郎。見應劭《漢宮儀》:「桓帝時,侍中刁存年輕口臭,上出雞舌香與含之。後尚書郎含雞舌香,始於此。」建禮:指建禮門,漢尚書郎起草文書,晝夜值班於建禮門。矯翼:指登仕途後初顯本領。崇賢:太子宮門。
- [24]「遊洊雷……胄筵」二句:意義是本人身在東宮。洊雷:即太子。齒:列。明離:指太子。胄筵:太子的講筵。
- [25]既傾蠡……窺天」二句:即「管窺蠡測」之意,這是庾信自謙才智疏淺。蠡:舀水的瓢。
- [26]「方塘……池圓」二句:寫東宮中風光。方塘、釣渚指宮中池館。
- [27]「侍戎韜……文弦」二句:指在東宮陪伴太子。韜:劍衣。
- [28]「乃解懸……會武」二句:意義是本人在東宮頗獲優遇,任兼文武。解懸而通籍:指宮門名冊上有其記名,供出入查對。崇文、會武:指身兼文武官職。
- [29]「居笠轂……典午」二句:指身任掌兵之職。笠轂:古代撐在兵車上的笠帽,借指兵車。蘭池:漢官名。典午:即司馬,司馬為掌兵之官,故典午即掌兵之官。
- [30]「論兵……之主」二句:是指本人曾與湘東王論水戰之事,也曾出使東魏。江漢之君:梁元帝為湘東王時,庾信曾與之論中流水戰事。拭玉:意謂出使。西河之主:以戰國時魏武侯指代東魏君主。
於是朝野歡娛,池臺鐘鼓[31]。里為冠(ㄍㄨㄢ官)蓋,門成鄒魯[32]。連茂苑於海陵,跨橫塘於江浦(ㄆㄨˇ普)[33]。東門則鞭石成橋,南極則鑄銅為柱[34]。橘則園植萬株,竹則家封千戶[35]。西贐(ㄐㄧㄣˋ盡)浮玉,南琛(ㄔㄣ嗔)沒羽[36]。吳歈(ㄩˊ魚)越吟,荊艷楚舞[37]。草木之遇陽春,魚龍之逢風雨[38]。五十年中,江表無事。王歙(ㄒㄧˋ夕)為和親之侯,班超為定遠之使[39]。馬武無預於甲兵,馮唐不論於將帥[40]。豈知山嶽闇然,江湖潛沸,漁陽有閭左戍卒,離石有將兵都尉[41]。
【注釋】
- [31]「於是……鐘鼓」二句:這是說梁已經一度歌舞升平。
- [32]「里為……鄒魯」二句:指梁朝盛時的精神富足和文明昌盛。冠蓋:官吏的官帽服飾和車乘的頂蓋。後用以稱達官貴人。鄒魯:孔孟故里,此處喻梁的文教禮樂之盛。
- [33]「連茂苑……江浦」二句:指梁天監年間立建興苑與緣淮作塘的兩大工程。茂苑:吳國的茂盛林苑。海陵:今江蘇泰縣。橫塘:在今江蘇江寧縣西南,因緣江築堤圍之成塘,故名橫塘。
- [34]「東門……為柱」二句:意義是梁朝地域廣闊,東至於海,南至交阯。東門則鞭石成橋:作者以此指梁地東至於海。鑄銅為柱:指東漢馬援南征交趾,立銅柱,以為漢之南界。
- [35]「橘則……千戶」二句:意義是家家富足。
- [36]「西贐……沒羽」二句:指本國朝貢不絕。贐:贈予。琛:在此作獻寶解。浮玉、沒羽:均為朝貢國的瑰寶。
- [37]「吳……楚舞」歈二句:指安定時歌舞。歈:歌。艷:樂曲的引子。
- [38]「草木……風雨」二句:比喻百姓的歡悅安樂。
- [39]「王歙……之使」二句:指梁與事先並存的北方非漢族政權聯絡不和,沒有和平。王歙即王昭君的侄子,封和親侯,數次出使匈奴。班超,東漢名將,出使西域,通三十六國,漢和帝永元七年封定遠侯。
- [40]「馬武……將帥」二句:指梁朝承平之際,不事甲兵。馬武,東漢將領,曾上書光武帝欲進軍匈奴,光武不許,自此諸將莫敢言兵事。馮唐,西漢人,漢文帝論將帥功過,常參謀之。
- [41]「豈知……都尉」四句:指梁朝禍機埋伏,侯景之亂亦在醞釀之中。漁陽:秦郡,秦二世元年,發閭左貧民戍守漁陽,逾期便斬,事先陳勝為戍長,遂起兵。離石:今山西離石縣。劉淵為離石之將,在此起兵叛晉。這兩句比喻侯景起家於戍兵。
天子方刪詩書,定禮樂;設重雲之講,開士林之學[42];談劫燼之灰飛,辨常星之夜落[43]。地平魚齒,城危獸角[44];臥刁斗於滎(ㄒㄧㄥˊ形)陽,絆龍媒於平樂[45]。宰衡以干戈為兒戲,縉紳以清談為廟略[46]。乘漬水以膠船,馭(ㄩˋ玉)奔駒以朽索[47]。小人則將及水火,君子則方成猿鶴[48]。敝箄(ㄅㄟ杯)不能救鹽池之鹹,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[49]。既而魴(ㄈㄤˊ訪)魚赬(ㄔㄥ撐)尾[50],四郊多壘[51]。殿狎(ㄒㄧㄚˊ狹)江鷗,宮鳴野雉。湛(ㄓㄢˋ站)盧去國,艅艎(ㄩˊ余 ㄏㄨㄤˊ皇)失水。見披髮於伊川,知百年而為戎矣[52]。
【注釋】
- [42]「天子……之學」四句:指梁武帝過於喜文崇佛。刪詩書:指梁武帝著《毛詩問答》、《尚書大義》等。定禮樂:指梁武帝為大臣所撰《五禮》斷疑。重雲之講:指梁武帝曾在重雲殿講說佛經。開士林之學:指梁武帝置士林館,延攬學士。
- [43]「談劫燼……夜落」二句:指梁武帝溺情佛教,所關懷皆佛教事。劫燼之灰飛:見《搜神記》:漢武帝鑿昆明池,深處無土,滿是灰燼,滿朝疑惑,到了東漢明帝時,西域僧人到洛陽,根據佛經正文說那是天地經歷了大劫而殘存的灰燼。常星:即恆星,漢時避文帝劉恆諱而稱常星。據傳說,釋迦牟尼降生之夜,地面不見恆星。
- [44]「地平……獸角」二句:指城池不設守備。地平:不設防。魚齒:山名,在今河南省境內。獸角:見《呂氏春秋》:「猛獸之角,能以為城。」
- [45]「臥刁斗……平樂」二句:刁斗被置於倉房裡,駿馬被拴在館閣前,指軍隊不習戰事。刁斗:古時軍營器具,白晝用以做飯,夜晚用以巡夜報時。滎陽:城名,在今河南。龍媒:駿馬名。平樂:漢明帝時長安的館閣名。
- [46]「宰衡……廟略」二句:指群臣沒有謀略,只尚清談。宰衡:指事先深受梁武帝信譽的重臣朱異,他對侯景之叛反應愚鈍,致使梁朝沒能及時應對。縉紳:指官僚士大夫階級。廟略:朝廷的軍國政策。
- [47]「乘漬水……朽索」二句:比喻梁朝情勢危懼。膠船:用膠黏合的船。朽索:腐朽了的繩索。
- [48]「小人……猿鶴」二句:指叛軍將至,上至士大夫,下至百姓,都將遭到摧殘。
- [49]「敝箄……之濁」二句:比喻大難臨頭,已無可拯救。敝箄:陳舊的箄。箄:一種竹屜,熬鹽時,將之敝於甑底,鹽多附著於箄上。阿膠:產於山東東阿的驢皮膠,聽說煮膠的水越煮越清。
- [50]魴魚赬尾:魴魚即鯿(ㄅㄧㄢ編)魚。見《詩經·周南·漢廣》:「魴魚赬尾,王室如毀」。赬尾:魚疲勞則尾呈赤色。後用以比喻人民受困於虐政。
- [51]四郊多壘:指戰事吃緊。
- [52]「殿狎……為戎矣」六句:均為梁朝將亡、叛軍將至的征兆。湛盧:古代的名劍,相傳為歐冶所鑄造。此劍本吳國所有,後為楚昭王所得,風胡子說:「今吳王無道,殺君謀楚,故湛盧去國。」艅艎:船名,華麗的船。《左傳·昭公十七年》:「楚人大敗吳師,獲其乘舟餘皇。」披髮:落後部族的標誌。
彼奸逆之熾(ㄔˋ斥)盛,久遊魂而放命[53]。大則有鯨有鯢(ㄋㄧˊ尼),小則為梟為獍(ㄐㄧㄥˋ竟)[54]。負其牛羊之力,凶其水草之性[55];非玉燭之能調,豈璿璣(ㄒㄩㄢˊ旋 ㄐㄧ基)之可正[56]。值天下之無為,尚有欲於羈縻[57]。飲其琉璃之酒,賞其虎豹之皮[58];見胡桐於大夏,識鳥卵於條枝[59]。豺牙密厲,虺(ㄏㄨㄟˇ悔)毒潛吹[60]。輕九鼎而欲問,聞三川而遂窺[61]。
【注釋】
- [53]彼奸逆:指侯景翻雲覆雨,不時叛變其主。奸逆:指侯景。本為北魏軍吏,後投東魏,又降西魏,再降梁,也因此稱之為遊魂放命。
- [54]「大則……為獍」二句:這是在說侯景本性殘暴,大則像鯨鯢一樣蠶食諸國,小則如梟獍一樣連同類都會摧殘。鯨、鯢:喻其有吞食強大之性也。梟:食母之惡鳥。獍:食母之惡獸。
- [55]「負其……之性」二句:這是在說侯景為夷狄出身。牛羊之力、水草之性:指北方遊牧民族食養牛、馬、羊,逐水草而居。
- [56]「非玉燭……可正」二句:指侯景本性難改。玉燭:見《爾雅.釋天》:「……四時和謂之玉燭。」璿璣:古時測天文的儀器。
- [57]「值天下……羈縻」二句:指侯景降梁時,梁武帝毫無警戒,還成心拉攏他。羈:絡馬的籠頭。縻:繫牛的韁繩。
- [58]「飲其……之皮」二句:指梁武帝承受侯景的請降,並封賞甚厚。《南史·侯景傳》:「……武帝……封景河南王、大將軍、使持節、督河南北諸軍事、大行臺,承制如鄧禹故事。」
- [59]「見胡桐……條枝」二句:指梁人對侯景有獵奇之心而無警戒之意。胡桐:又名胡楊,沙漠植物名。鳥卵:即鴕鳥卵。大夏、條枝:均為西域古國。
- [60]「豺牙……潛吹」二句:指侯景私下希圖叛變。虺:毒蛇。潛吹:私下放毒。
- [61]「輕九鼎……遂窺」二句:指侯景的野心。九鼎:周有九鼎,乃三代以來天子權利的意味。三川:戰國時秦武王嘗言欲坐車通三川。三川是指周室的伊水、洛水、黃河流域。
始則王子召戎,奸臣介胄[62]。既官政而離逷(ㄊㄧˋ替),遂師言而泄漏[63]。望廷尉之逋(ㄅㄨbu)囚,反淮南之窮寇[64]。出狄泉之蒼鳥[65],起橫江之困獸[66]。地則石鼓鳴山,天則金精動宿[67]。北闕龍吟,東陵麟鬥[68]。爾乃桀黠(ㄒㄧㄚˊ狹)構扇,馮陵畿(ㄐㄧ基)甸(ㄉㄧㄢˋ店)[69]。擁狼望於黃圖,填盧山於赤縣[70]。青袍如草,白馬如練[71]。天子履端廢朝,單于長圍高宴[72]。兩觀當戟,千門受箭[73];白虹貫日,蒼鷹擊殿[74];竟遭夏臺之禍,終視堯城之變[75]。官守無奔問之人,干戚非平戎之戰[76]。陶侃空爭米船,顧榮虛搖羽扇[77]。
【注釋】
- [62]「始則……介胄」二句:指蕭正德事。蕭正德為梁武帝的養子,由於未立為太子,心胸憤怒,侯景叛亂,便與之勾搭,開門揖盜。奸臣介胄:指朝廷不知蕭正德奸心,反而還任命他為平北將軍去拒阻叛軍。
- [63]「既官政……泄漏」二句:指侯景先立蕭正德為天子,攻入臺城後,又將其降為侍中大司馬。蕭正德覺得本人被騙,於是密書一封給鄱陽王蕭契,讓他帶兵前來,侯景截得此信,殺了蕭正德。逷:遠。
- [64]「望廷尉……窮寇」二句:廷尉:掌刑獄之官。逋囚:逃犯。此指侯景,侯景得罪東魏所以才奔梁的。窮寇:指侯景降梁後,與東魏作戰時,兵敗渦陽,故稱為窮寇。
- [65]狄泉之蒼鳥:晉永嘉間,在周狄泉盟會的中央發作地陷,然後有一蒼一白兩鵝呈現,蒼者飛去,有人說那是胡人的意味,當時出了劉淵之亂,果真是胡人失勢。此處以劉淵喻侯景。
- [66]橫江:在今安徽之和縣西北。侯景兵敗渦陽之後,曾退襲壽春而據之,後又從壽陽發兵攻梁。
- [67]「地則……動宿」二句:指梁將敗亡。石鼓鳴山:有兵亂則石鼓鳴。金精:即太白星,《漢書·地理志》:「昴者,東方白虎之宿。太白者,金之精。太白入昴,金虎相薄,主兵亂。」
- [68]「北闕……麟鬥」二句:大難臨頭的征兆。北闕:代指梁朝帝都。梁普通五年,傳說有龍斗於曲阿王陂。東陵:梁皇室的陵墓建陵。聽說陵口的石辟邪起舞,墓道中還有大蛇在搏斗。
- [69]「爾乃……畿甸」二句:指侯景攻入臺城後縱兵殺掠。桀黠:凶惡奸詐。構扇:發起叛亂。馮陵:仗勢欺人。畿甸:京都四周方圓五百里。
- [70]「擁狼望……赤縣」二句:指侯景所率的北方軍隊攻佔了梁朝都城。狼望、盧山:都是匈奴地名。黃圖:畿輔,王朝建都之處。赤縣:戰國時鄒衍稱天下有九州,中國處赤縣神州。
- [71]「青袍……如練」二句:指侯景的軍隊。大同年間有童謠說:「青絲白馬壽陽來。」侯景於是故意乘白馬,青絲為轡。後侯景圍臺城,部將皆衣著梁賞的青布做的袍子。
- [72]「天子……高宴」二句:指臺城被圍。天子:即梁武帝。履端:正月的意義。廢朝:不再上朝。單于:即侯景。長圍:指侯景在臺城外築起的解圍工事。
- [73]「兩觀……受箭」二句:指皇宮已首當其沖,危如累卵。兩觀:宮門的雙闕。
- [74]「白虹……擊殿」二句:比喻梁武帝將遭不測。語出《戰國策》:「聶政之刺韓隗也,白虹貫日;要離之刺慶忌也,蒼鷹擊殿。」
- [75]「竟遭……之變」二句:指梁武帝被困於臺城。夏臺之禍:夏臺在今河南鞏縣西南,桀囚湯於夏臺。堯城之變:聽說堯德衰,被舜囚於小城陽,俗諺將之稱為「囚堯城」。
- [76]「官守……之戰」二句:指梁武帝孤家寡人,梁諸王子間相互殘殺而不打侯景。干、戚:盾牌和大斧,古時的兩種兵器。
- [77]「陶侃……羽扇」二句:這兩句謂梁已有力平定侯景之亂。陶侃:東晉名臣,蘇峻反時,陶侃借軍糧給溫嶠,助其平定叛亂。顧榮:晉陳敏反,顧榮手揮白羽扇臨陣平叛,叛軍潰散。梁雖也有如陶、顧之將,卻於事無補。
將軍死綏,路絕長圍。烽隨星落,書逐鳶飛[78]。遂乃韓分趙裂,鼓臥旗折[79]。失群班馬,迷輪亂轍[80]。猛士嬰城[81],謀臣卷舌[82]。昆陽之戰象走林,常山之陣蛇奔穴[83]。五郡則兄弟相悲,三州則父子離別[84]。
【注釋】
- [78]「將軍……鳶飛」四句:寫侯景圍臺城,使內外隔絕,援兵不至。綏:退避。長圍:叛軍築長圍,以絕內外。烽:告急的烽煙。鳶:鷂子。梁武帝被困臺城,將告急書信系於鷂子,但侯景發覺後即射落。
- [79]「遂乃……旗折」二句:指援軍敗績。
- [80]「失群……亂轍」二句:描述梁軍潰散遁逃現象。
- [81]嬰城:閉城自守。
- [82]卷舌:緘口不言。
- [83]「昆陽……蛇奔穴」二句:比喻叛軍攻城猛急,雙方接鬥酣烈。昆陽之戰象:見《後漢書·光武帝紀》:「王尋、王邑圍昆陽,驅虎、豹、犀、象之屬以助威。光武率敢死者,乘銳奔之。城中亦鼓噪而出,震呼動天地,虎豹皆股栗。」常山之陣蛇:見《博物志》:「常山之蛇名率然,有中間,觸其一頭,一頭至;觸其中,則中間至。孫武以喻善用兵者。」
- [84]「五郡……離別」二句:指梁武帝諸子援兵為叛軍所阻,父子兄弟不能相救。五郡,當指湘東、邵陵、武陵、廬陵、南康五郡,為梁宗室分封之地。三州,湘東王在荊州,武陵王在益州,邵陵王在郢州,此三王為武帝親子。
護軍慷慨[85],忠能死節,三世為將,終於此滅。濟陽忠壯[86],身參末將,兄弟三人,義聲俱倡。主辱臣死,名存身喪。敵人歸元[87],三軍悽愴(ㄔㄨㄤˋ創)。尚書多算[88],守備是長。雲梯可拒,地道能防[89]。有齊將之閉壁,無燕師之臥牆[90]。大事去矣,人之云亡[91]!
【注釋】
- [85]護軍:指韋粲,與侯景戰,戰死後封護軍將軍。其祖父、父親都是將官,故下文說「三世為將」。
- [86]濟陽忠壯:指濟陽人江子一,其弟子四、子五。臺城被圍,江子一兄弟三人率百餘人出戰,江子一兄弟一馬當先,皆力戰死。
- [87]敵人:指侯景。歸元:指叛軍送還江子一的遺體。《南史·江子一傳》:「賊義子一之勇,歸之,面如生。」元:頭顱。
- [88]尚書:指都官尚書羊侃,擔任都督城內諸軍事,守禦無方,病死後,臺城遂陷落。
- [89]「雲梯……能防」二句:指羊侃對叛軍各種攻城計策都應對有方,一一化解。《南史•羊侃傳》:「賊為尖頂木驢攻城,矢石所不能製。侃作雉尾炬,施鐵鏃,以油灌之,擲驢上焚之俄盡。賊又東西起二土山以臨城,城中震駭。侃命為地道,潛引其土山,不能立。賊又作登城樓車,高十馀丈,欲臨射城中。侃曰:『車高塹虛,彼來必倒,可臥而觀之。』及車動果倒,眾皆服焉。」
- [90]「有齊將……臥牆」二句:傷悼羊侃善於防守,卻不幸病死,而未能擊退叛軍。齊將:指戰國時齊國的將領田單。樂毅帥燕兵破齊,諸城皆下,唯田單死守即墨城。閉壁:守城。燕師:十六國時,後燕慕容垂攻北魏,中途臥病,築燕昌城而還。
- [91]人之云亡:語出《詩經•大雅•瞻昂》:「人之云亡,邦國殄瘁。」意為忠誠賢良之人都逃亡,國家將遭受災難。
申子奮發,勇氣咆勃。實總元戎,身先士卒[92]。胄落魚門,兵填馬窟。屢犯通中,頻遭刮骨[93]。功業夭枉,身名埋沒[94]。或以隼翼鷃(ㄧㄢˋ晏)披,虎威狐假。沾漬鋒鏑(ㄉㄧˊ狄),脂膏原野[95]。兵弱虜強,城孤氣寡。聞鶴唳而心驚,聽胡笳(ㄐㄧㄚ加)而淚下。拒神亭而亡戟,臨橫江而棄馬[96]。崩於鉅鹿之沙,碎於長平之瓦[97]。
【注釋】
- [92]「申子……士卒」四句:指梁勇將柳仲禮事,申子是他的小名。侯景叛軍渡江,諸路援軍推柳仲禮為大都督。咆勃:怒貌。元戎:主帥。
- [93]「冑落……刮骨」四句:指柳仲禮一戰而敗,身被重創,鬥志盡失。魚門:春秋時邾國的城門。邾與魯僖公戰,獲魯僖公之冑,懸於魚門。通中:指很嚴重的傷勢。刮骨:關羽中毒箭之後,華佗為之刮骨去毒,保住了手臂。
- [94]「功業……埋沒」二句:指柳仲禮最後降敵失節。《南史•柳仲禮傳》:「……仲禮及弟敬禮……並開營降賊。時城雖淪陷,援軍甚眾,軍士咸欲盡力,及聞降,莫不嘆憤。論者以為梁禍始於朱异,成於仲禮。」
- [95]「或以……原野」四句:指梁軍畏侯景之深,敗亡之慘。隼翼鷃披:見《亢倉子》:「以隼翼而披鷃,不明者以為隼,明者視之,乃鷃也。」隼:鷹。鷃:小鳥。虎威狐假,即狐假虎威,見《戰國策•楚策》。漬:血漬。鋒:戈戟刃。鏑:箭鏃。脂膏原野:指傷亡無數,血流遍野。脂膏:亦指血液。
- [96]「聞鶴唳……棄馬」四句:指梁朝兵將士氣全消,潰散敗逃。鶴唳:鶴的鳴叫聲,見《晉書•載記•苻堅下》,苻堅淝水之敗,「聞風聲鶴唳,皆謂晉師之至」。聽胡笳:見《晉書•劉琨傳》:「琨在晉陽為胡騎所圍,中夜奏胡笳,賊皆流涕唏噓。」神亭:地名,三國時孫策戰太史慈於神亭,太史慈之戟被奪,亦奪孫策的兜鍪。橫江:地名,孫策在橫江與劉繇戰,為流矢中股,棄馬而逃。
- [97]「崩於……之瓦」二句:指梁軍被殲滅。鉅鹿:地名。項羽曾在此與秦主力決戰,秦軍土崩瓦解。長平:地名。戰國時,秦將白起在此大戰趙國軍隊,趙軍數十萬降秦。
於是桂林顛覆,長洲麋鹿[98]。潰潰沸騰,茫茫墋黷(ㄘㄢˇ慘 ㄉㄨˊ讀)[99]。天地離阻,神人慘酷。晉鄭靡依,魯衛不睦[100]。競動天關,爭迴地軸[101]。探雀鷇(ㄎㄡˋ扣)而未飽,待熊蹯(ㄈㄢˊ凡)而詎熟[102]。乃有車側郭門,筋懸廟屋[103]。鬼同曹社之謀[104],人有秦庭之哭[105]。
【注釋】
- [98]「於是……麋鹿」二句:指台城陷落後的荒蕪景象。桂林:三國時吳國有桂林苑。長洲:吳王闔閭遊獵之苑,在今江蘇蘇州。
- [99]墋黷:時「黲黷」,昏暗不明。
- [100]「晉鄭……不睦」二句:指台城陷落,梁武帝落入侯景之手後,梁朝宗室諸王並不在意勤王討賊,反而自相猜忌,直至相互攻伐。晉鄭靡依,見《左傳》:「周之東遷,晉鄭焉依?」又:公叔文子曰:「太姒之子,惟周公、康叔為相睦也。」周公的封國是魯,康叔的封國是衛。晉、鄭、魯、衛都是周宗姬姓,作者用晉、鄭的匡衛周室和魯、衛的親睦來責備梁朝諸王。
- [101]「競動……地軸」二句:指當時情勢慘烈。天關:星名。地軸:見《河圖•括地像》:「地下有四柱,廣十萬里,有三千六百軸。」
- [102]「探雀鷇……詎熟」二句:指梁武帝被侯景囚禁後淒慘死去。探雀鷇:見《史記•趙世家》,趙武靈王被兒子派人圍於宮裡,餓了只能探雀鷇而充飢,三月餘餓死。鷇:雛鳥。熊蹯:熊掌,見《左傳》,楚太子商臣逼死其父楚成王,成王請求死前吃一隻熊蹯,商臣不許,因為煮熟一隻熊蹯的時間可能會使成王得到救援。成王只得自縊而死。詎:何,豈。
- [103]「車側……廟屋」二句:指侯景惡葬梁武帝后,又殺了梁簡文帝。車側郭門:春秋時,崔杼殺齊莊公,草草葬莊公於北郭。車:喪車。筋懸廟屋:戰國時淖齒殺死齊湣王后,抽了他的筋,懸於東廟。
- [104]曹社之謀:春秋時,有一曹國人夢見一群人立於社宮謀劃滅曹之事,後來曹果然被宋所滅。
- [105]秦庭之哭:指楚申包胥到秦國哭求救兵之事。這裡是說自己有赴江陵乞援之志。當時湘東王駐守江陵。
爾乃假刻璽於關塞,稱使者之酬對[106]。逢鄂坂之譏嫌,值耏(ㄦˊ而)門之征稅[107]。乘白馬而不前,策青騾而轉礙[108]。吹落葉之扁舟,飄長風於上游[109]。彼鋸牙而鉤爪,又循江而習流[110]。排青龍之戰艦,鬥飛燕之船樓[111]。張遼臨於赤壁,王濬(ㄐㄩㄣˋ俊)下於巴丘[112]。乍風驚而射火,或箭重而回舟。未辨聲於黃蓋,已先沉於杜侯[113]。落帆黃鶴之浦,藏船鸚鵡之洲[114]。路已分於湘漢,星猶看於斗牛[115]。
【注釋】
- [106]「爾乃……酬對」二句:指自己想方設法通過叛軍的關卡,投奔江陵。假刻璽:偽造過關文書。稱使者:冒充出使的人。
- [107]「逢鄂坂……征稅」二句:指自己遇到了層層盤查。鄂:指武昌。譏嫌:盤查與猜疑。耏門:春秋時宋人耏班立了戰功,宋君賜他在一個城門口設卡收稅的權力,此門便稱為耏門。
- [108]「乘白馬……轉礙」二句:指陸路行程艱難。
- [109]「吹落葉……上游」二句:指乘船循江而上。
- [110]「彼鋸牙……習流」二句:指自己路上遇侯景遣大軍沿江而上襲郢州。鋸牙、鉤爪:指侯景的部眾。
- [111]船樓:即樓船。
- [112]「張遼……巴丘」二句:指梁朝派出大將王僧辯、胡僧佑抵擋侯景軍隊。張遼:三國時曹操大將,孫權攻合肥十餘日,張遼堅守,敗退孫權,曹操拜為征東將軍。時王僧辯亦為征東將軍。王濬:西晉益州刺史,晉武帝伐吳,王濬率軍由水路沿長江而下。王僧辯與侯景軍對峙,胡僧佑率軍由水路增援。
- [113]「乍風驚……杜侯」四句:指侯景軍隊攻城失利,侯景遁回,其主將被擒。風驚而射火:侯景軍攻城時做火艦燒城柵,風向不對,反燒向己方。箭重而回舟:三國時孫權乘大船觀曹軍,曹軍亂箭齊發,箭著船一面,船偏重將沉,孫權掉轉船身,使另一面受箭,船身恢復平衡而回。這裡指侯景遁逃。黃蓋:三國時東吳大將,赤壁之戰中中流矢墮水,吳軍士救起後不知其為黃蓋,置於廁床中,黃蓋大呼韓當,韓當聽出了他的聲音,黃蓋乃得救。杜侯:三國魏僕射杜畿,監造御船,試行時翻船,溺死。侯景主帥任約、大將宋子仙、丁和等均在此戰中或遭擒,或戰死。
- [114]「落帆……之洲」二句:指自己一路逃避。黃鶴之浦:湖北武昌縣西南。鸚鵡之洲:在武昌縣西南江中。
- [115]「路已……斗牛」二句:是說自己已到了湘漢分野之處的江陵,仍眷顧舊國舊都。斗、牛:二星宿名,古人以地上的揚州與之對應,建業屬揚州。
若乃陰陵路絕,釣臺斜趣。望赤壁而沾衣,艤(ㄧˇ以)烏江而不渡[116]。雷池柵浦,鵲陵焚戍。旅舍無煙,巢禽無樹[117]。謂荊衡之杞(ㄑㄧˇ起)梓,庶江漢之可恃[118]。淮海維揚,三千餘里。過漂渚(ㄓㄨˇ主)而寄食,托蘆中而渡水。屆於七澤,濱於十死[119]。嗟天保之未定,見殷憂之方始[120]。本不達於危行,又無情於祿仕。謬掌衛於中軍,濫尸丞於御史[121]。
【注釋】
- [116]「若乃……不渡」四句:指侯景兵敗荊州,狼狽逃回。陰陵:地名,今安徽定遠縣西北,項羽垓下突圍後曾迷途於此。釣台:在今武漢長江邊。趣,通「趨」。赤壁:曹操兵敗之處。艤烏江而不渡:項羽兵敗至烏江,烏江亭長艤船而待,項羽不渡,自刎而死。艤:將船停靠岸邊。
- [117]「雷池……無樹」四句:指侯景還奔建業,所經之路築柵焚戍。雷池、鵲陵:地名,均在今安徽境內。柵浦:江邊浦口的防禦工事。
- [118]「謂荊衡……可恃」二句:作者認為梁朝諸王中唯有湘東王可望靖亂中興。荊衡:荊州、衡陽,湘東王駐地。杞梓:美材良木,比喻優秀的人才,此處以之比湘東王。
- [119]「淮海……十死」六句:總述自己歷盡艱辛、九死一生的逃亡之路。漂渚:婦女們漂洗衣物的江灘。漢韓信曾寄食於漂母十餘日。蘆中:春秋時伍子胥逃離楚國之時,為避追兵,曾藏於蘆葦叢中。七澤:古代楚國有雲夢等七澤。
- [120]「嗟天保……方始」二句:指自己奔江陵,受到湘東王任用,但天保未定,憂患重重。天保:上蒼之保佑。殷憂:深深的憂慮。
- [121]「謬掌……御史」二句:指自己在被任為御史中丞,轉右衛將軍。謬掌、濫尸:是說自己才力不能勝任。尸:空占職位而不做事。
信生世等於龍門,辭親同於河洛[122]。奉立身之遺訓,受成書之顧托[123]。昔三世而無慚,今七葉而方落[124]。泣風雨於《梁山》,惟枯魚之銜索[125]。入欹(ㄧ衣)斜之小徑,掩蓬藋(ㄉㄧㄠˋ掉)之荒扉。就汀洲之杜若,待蘆葦之單衣[126]。
【注釋】
- [122]「信生世……河洛」二句:指父親庾肩吾卒於江陵。龍門:是司馬遷的誕生地,在今陝西韓城縣東北。辭親:送終。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臨死,留滯在河、洛之間,司馬遷趕回,與父親相見。
- [123]「奉立身……顧托」二句:司馬談臨終,囑司馬遷繼承太史之任後,完成其著史之願。
- [124]「昔三世……方落」二句:指先世之德到自己而衰落。三世、七葉:均言代代相傳。
- [125]「泣風雨……銜索」二句:這是庾信在思親。《梁山》:見《琴操》:「曾子耕泰山下,雨雪,不得歸,思父母,作《梁山操》。」枯魚之銜索:見《孔子家語》:「子路見孔子曰:『枯魚銜索,幾何不蠹?二親之壽,忽如過隙。』」意為穿在乾魚口中的繩子會很快生蟲朽壞,父母親的生命也很短暫。
- [126]「就汀洲……單衣」二句:指當時自己在湘東王的猜忌下,憂讒待死的心境。杜若:香草。《離騷》:「搴汀洲兮杜若。」庾信以屈原自比,自喻品行高潔。蘆葦之單衣:三國時,諸葛恪事東吳,被殺後用蘆葦裹身投於石子岡。這是庾信擔心自己遭忌被饞,也會落得諸葛恪那樣下場。
於時西楚霸王,劍及繁陽[127]。鏖(ㄠˊ熬)兵金匱,校戰玉堂[128]。蒼鷹赤雀,鐵軸牙檣[129]。沉白馬而誓眾[130],負黃龍而渡江[131],海潮迎艦,江萍送王[132]。戎車屯於石城,戈船掩於淮泗[133]。諸侯則鄭伯前驅,盟主則荀罃(ㄧㄥ英)暮至[134]。剖(ㄆㄡˇ瓿)巢熏穴,奔魑(ㄔ吃)走魅[135]。埋長狄於駒門,斬蚩尤於中冀[136]。燃腹為燈,飲頭為器[137]。直虹貫壘,長星屬地[138]。昔之虎踞龍蟠(ㄆㄢˊ盤),加以黃旗紫氣,莫不隨狐兔而窟穴,與風塵而殄(ㄊㄧㄢˇ舔)瘁[139]。
【注釋】
- [127]「於時……繁陽」二句:指湘東王討侯景。西楚霸王:秦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,這裡指湘東王,後進位為梁元帝,其時尚未正式即位。繁陽:楚地名,在今河南新蔡縣北。
- [128]「鏖兵……玉堂」二句:指湘東王親自指揮作戰。金匱、玉堂:帝王藏丹書鐵券符命公文的地方。
- [129]蒼鷹、赤雀、鐵軸、牙檣:皆為王僧辯、陳霸先部隊中的戰艦名。
- [130]沉白馬:古時盟誓以白馬作犧牲,在此指討伐侯景的誓師儀式。
- [131]負黃龍:傳說大禹南巡,有黃龍負舟渡江。
- [132]江萍:楚昭王渡江,得物圓而赤,大如斗,以問孔子,孔子說是萍實,惟霸者能得之。此指出師順利。
- [133]「戎軍……淮泗」二句:指陳霸先、王僧辯兩路大軍共攻侯景。陳霸先屯兵石頭城西築柵,王僧辯乘潮督水軍戰船入淮泗以攻打侯景。石城:石頭城,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。淮泗:秦淮河。
- [134]「諸侯……暮至」二句:指梁朝各路征討侯景的人馬先後到達。鄭伯前驅:諸侯赴楚靈王之盟會,鄭伯是第一個到盟會之地的。荀罃暮至:諸侯伐鄭,齊、宋先至,晉大夫荀罃天黑了才到,其時晉為盟主。
- [135]「剖巢……走魅」二句:指侯景叛軍接戰失利後紛紛出逃。魑:山神,獸形。魅:怪物。
- [136]「埋長狄……中冀」二句:指侯景在奔逃途中被殺。埋長狄:魯文公十一年,魯敗狄,獲長狄僑如,殺之,埋其首於子駒之門。斬蚩尤:傳說黃帝戮蚩尤於中冀之野。
- [137]「燃腹……為器」二句:指梁朝君民以凌辱侯景屍體發洩對他的刻骨仇恨。燃腹為燈:董卓被誅後,屍陳於市,守屍者在他腹部點燃了火,其腹部的脂肪竟燃燒達旦。飲頭為器:趙襄子恨智伯荀瑤,殺了他們以後,竟用他們的頭顱來作飲酒的器皿。
- [138]直虹:為流血之象。長星:將星。長星屬地:將亡主將。
- [139]「昔之……殄瘁」四句:哀傷侯景之亂後的凋殘景象。黃旗紫氣:即金陵王氣。殄:盡、滅絕。瘁:衰亡。
西瞻博望[140],北臨玄圃[141],月榭風臺,池平樹古。倚弓於玉女窗扉[142],繫馬於鳳凰樓柱[143]。仁壽之鏡徒懸[144],茂陵之書空聚[145]。若夫立德立言,謨明寅亮;聲超於繫表,道高於河上[146]。更不遇於浮丘,遂無言於師曠[147]。以愛子而託人,知西陵而誰望[148]。非無北闕之兵,猶有雲臺之仗[149]。司徒之表裡經綸[150],狐偃之惟王實勤[151]。橫琱(ㄉㄧㄠ凋)戈而對霸主[152],執金鼓而問賊臣[153]。平吳之功,壯於杜元凱[154];王室是賴,深於溫太真[155]。始則地名全節[156],終則山稱枉人[157]。南陽校書,去之已遠[158];上蔡逐獵,知之何晚[159]。鎮北之負譽矜前,風飆凜然[160]。水神遭箭,山靈見鞭[161]。是以蟄熊傷馬,浮蛟沒船。才子併命,俱非百年[162]。
【注釋】
- [140]博望:山名,也叫天門山,在今安徽當塗縣西南。
- [141]玄圃:苑名,梁簡文帝曾於玄圃苑中述梁武帝所作的《五經講疏》,聽者傾朝野。
- [142]玉女窗扉:王延壽《魯靈光殿賦》:「玉女窺窗而下視。」此指刻有仙女的做工精巧的窗扇。
- [143]鳳凰樓:晉宮闕名。此處指華貴的宮殿。
- [144]仁壽之鏡:晉仁壽殿前,有大方銅鏡高五尺多,寬三尺二寸。
- [145]茂陵:漢武帝陵墓,《漢武帝內傳》載其崩時,遺詔以雜書三十餘卷隨斂。漢武帝好方術,以此指梁武帝佞佛。
- [146]「若夫……河上」四句:讚美梁簡文帝蕭綱的學識品德。蕭綱為武帝第三子,昭明太子死後被梁武帝立為太子。侯景攻陷台城,逼死梁武帝後,立蕭綱為帝。謨明:謀無不明。寅亮:崇敬而信奉。繫表:世俗表象。河上:指注《老子》的河上公,漢人,不知其姓名,因住黃河之濱,故稱之為河上公。
- [147]「更不……師曠」二句:傷嘆簡文帝的命運,既不遇浮丘引之登仙,在位二年,受制於人,終被侯景所殺。浮丘:古仙人,接周王子晉上嵩山。師曠:晉樂師。他看到王子晉,王子晉對他說:「吾後三年,將上賓於帝所,汝慎無言。」不到三年,王子晉死了。
- [148]「以愛子……誰望」二句:指台城陷落後,蕭綱將幼子託付給湘東王。陸機《吊魏武序》:「傷哉!曩以天下自任,今以愛子託人。又曰:『……汝等時時等銅雀台,望吾西陵墓田。』」
- [149]「非無……之仗」二句:指南康王會理等人計劃在侯景外出時舉事,被發覺後全部遇害。簡文帝亦被殺。雲台之仗:雲台仗本為天子兵權的象徵。賊臣王偉在侯景外出之際卻掌握著雲台之仗,以至簡文帝反受其害。
- [150]司徒:指討伐侯景的大將王僧辯,侯景之亂定後,梁元帝即位,以功進司徒。表裡經綸:籌劃治理朝廷內外大事。
- [151]狐偃:晉大夫。晉文公返晉之後,欲霸諸侯,狐偃對他說:「求諸侯莫如勤王。」此處把王僧辯的軍隊比作狐偃的勤王之師。
- [152]琱戈:雕有紋飾的戈。此處橫琱戈者喻湘東王,霸主指侯景。
- [153]執金鼓:《漢書•吳王濞傳》:「漢兵至,膠西王肉袒叩頭漢軍壁,弓高侯執金鼓見之。」這裡用以比王僧辯討伐侯景。
- [154]杜元凱:西晉的杜預,平吳有功。
- [155]溫太真:指東晉的溫嶠,平王敦與蘇峻之亂有功。
- [156]全節:地名,又稱全鳩里,在今河南,漢武帝戾太子死於此。
- [157]枉人:山名,據說紂殺比干於此山,因而得名。
- [158]「南陽……已遠」二句:惋惜王僧辯被陳霸先所殺。南陽:見《吳越春秋》文種曾佐勾踐,滅吳後被賜死,臨死乃嘆:「南陽之宰而為越王之禽。」
- [159]「上蔡……何晚」二句:指王僧辯如李斯那樣,與其子同時被戮。上蔡逐獵:見《史記•李斯列傳》:李斯論腰斬咸陽市。「出獄,與其中子俱執,顧謂其子曰:『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,豈可得乎?』」
- [160]鎮北:指邵陵王蕭綸,綸曾為揚州刺史,揚州在北,故云鎮北。太清二年,蕭綸率軍援台城,在京口鍾山一帶大敗侯景軍隊,一時甚有聲望,故日負譽矜前。
- [161]「水神……見鞭」二句:指邵陵王綸少時險躁,不為山川之靈所佑,而最終為侯景所敗。水神遭箭:秦始皇夢與海神戰,因而派人射殺象徵海神的大魚。山靈見鞭:秦始皇欲渡海觀日之所出,有神人鞭石入海,石皆流血。
- [162]蟄熊傷馬:蕭綸率兵援台城,至鍾山,有伏熊咬傷他的坐騎。蟄:伏、藏。浮蛟沒船:蕭綸的兵船沒於江中。併命:共同的命運,指邵陵王為湘東王攻滅,湘東王后亦為西魏所滅。俱不能永年。
中宗之夷兇靖亂[163],大雪冤恥,去代邸而承基,遷唐郊而纂(ㄗㄨㄢˇ纘)祀[164]。反舊章於司隸,歸餘風於正始[165]。沉猜則方逞其欲,藏疾則自矜於己。天下之事沒焉,諸侯之心搖矣[166]。既而齊交北絕,秦患西起[167]。況背關而懷楚,異端委而開吳[168]。驅綠林之散卒,拒驪山之叛徒[169]。營軍梁溠(ㄓㄚˋ炸),蒐(ㄙㄡ搜)乘(ㄕㄥˋ聖)巴渝[170]。問諸淫昏之鬼,求諸厭劾之符[171]。荊門遭廩(ㄌㄧㄣˇ凜)延之戮[172],夏口濫逵(ㄎㄨㄟˊ葵)泉之誅[173]。蔑因親以教愛,忍和樂於彎弧[174]。既無謀於肉食,非所望於《論都》[175]。未深思於五難[176],先自擅於三端[177]。登陽城而避險,臥砥柱而求安[178]。既言多於忌刻,實志勇而形殘。但坐觀於時變,本無情於急難[179]。地惟黑子,城猶彈丸[180]。其怨則黷(ㄉㄨˊ讀),其盟則寒[181]。豈冤禽之能塞海,非愚叟之可移山[182]。況以沴(ㄌㄧˋ立)氣朝浮,妖精夜殞(ㄩㄣˇ允)。赤烏則三朝夾日,蒼雲則七重圍軫(ㄓㄣˇ枕)[183]。亡吳之歲既窮,入郢(ㄧㄥˇ影)之年斯盡[184]。
【注釋】
- [163]中宗:指梁元帝蕭繹,廟號世祖,以其啟中興之業,故稱中宗。
- [164]「去代邸……纂祀」二句:指梁元帝是由湘東王而承帝業。代邸:漢文帝的府邸。《漢書•文帝紀》:「奉天子法駕,迎於代邸。」漢文帝即位前為代王。周勃、陳平等滅諸呂,將其迎入長安繼天子之位。唐郊:堯先封為唐侯,後來才由其異母兄禪位而為天子。這兩句都是比梁元帝之繼位乃兄弟相承。
- [165]「反舊章……正始」二句:指梁元帝中興梁朝,恢復先前製度。反:通「返」。司隸:指漢光武帝,見《後漢書•光武紀》:「更始將北都洛陽,以光武為司隸校尉,使前整修宮府。於是致僚屬,作文移,從事司察,一如舊章。」正始: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,這一時期清談之風開始盛行。東晉王敦曾評論當時一位清談名士衛玠說:「昔王輔嗣吐金聲於中朝,此子復玉振於江表,微言之緒,絕而復續。不晤永嘉之中,復聞正始之音。阿平若在,當復絕倒。」
- [166]「沈猜……搖矣」四句:指梁元帝猜忌之心頗重,稱帝后更逞其所欲,毀害臣下,故其臣亦有離心二意,政權不穩。
- [167]「既而……西起」二句:指剛剛中興的梁面臨著很嚴重的外患。齊交北絕:當時東魏已為北齊所代,梁與北齊屢有爭戰。秦患:指西魏的勢力。
- [168]「況背觀……開吳」二句:指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亂後,仍然留駐江陵,而不回建業。背關、懷楚:項羽入關後,懷戀故鄉,故離開關中而回到西楚,以致將關中拱手讓給劉邦。端委:禮服,此指禮讓之舉。古代吳國的始祖太伯是為了禮讓兄弟(文王),才跑到吳地開創基業的。而梁元之不回建康,實在不同於開吳之祖。
- [169]「驅綠林……叛徒」二句:指梁元帝用侯景舊部抗擊來攻江陵的武陵王蕭紀。綠林:西漢末,王鳳等在湖北當陽起兵討王莽,稱綠林軍。驪山之叛徒:秦末英布戍驪山,驪山有戍徒十數萬,英布率他們歸項羽,後又歸漢。
- [170]「營軍……巴渝」二句:指梁元帝提拔侯景舊將任約等於獄中,命其領兵西上,攻伐武陵王。溠:水名,在湖北隨縣西北。梁:架橋。蒐:檢閱。乘:兵車。巴、渝:均為蜀地。
- [171]「問諸……之符」二句:指梁元帝聽說武陵王蕭紀來犯,就讓方士畫版蕭紀像,親自釘畫像中的肢體,希望以此壓制蕭紀。淫昏之鬼:見《左傳》魯僖公十九年:「朱公使邾文公用鄫子於次睢之社,以屬東夷。司馬子魚曰:今一會而虐二國,又用諸淫昏之鬼,將以求霸,不亦難乎?」厭劾之符:即巫師的咒語。
- [172]荊門遭廩延之戮:指梁元帝在荊門殺了弟弟武陵王蕭紀。廩延:春秋鄭邑。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,恃母之寵,擴大勢力,將襲鄭,鄭莊公命人討伐。
- [173]夏口濫逵泉之誅:指梁元帝攻其兄邵陵王蕭綸,致使蕭綸為魏人所殺。大寶二年,邵陵王蕭綸至夏口,承製百官。梁元帝遣王僧辯帥舟師逼之,僧辯據郢州,綸為西魏所害。逵泉之誅:春秋時魯國的成季用毒酒將其兄殺於逵泉。
- [174]「蔑因親……彎弧」二句:指梁元帝沒有孝悌之心,兄弟之間不能和樂,反而互相傷害。蔑:沒有、不能。因親以教愛:孝悌之道。彎弧:彎弓。
- [175]「既無謀……《論都》」二句:指梁元帝身邊多楚人,希望留在江陵,沒有人勸其還都建業。肉食者:指居官在位的人。《論都》:東漢光武帝欲建都洛邑,杜篤以關中先帝舊京,不宜改營,作《論都賦》,勸光武帝以長安為都。
- [176]五難:見《左傳》昭公十三年:「韓宣子問於叔向……對曰:『取國有五難:有寵而無人,一也;有人而無主,二也;有主而無謀,三也;有謀而無民,四也;有民而無德,五也。……』」
- [177]三端:《韓詩外傳》:「君子避三端:文士筆端,勇士鋒端,辯士舌端。」
- [178]「登陽城……求安」二句:指梁元帝安於荊楚,就像臨至險之地以避險,臥於不安之地以求安。陽城:山名,《左傳》中說:「陽城,九州之險也。」砥柱:山名,形若柱。
- [179]「既言多……急難」四句:指梁元帝為人忌克殘忍,當各路援軍討伐侯景時他只是坐觀時變,而無父子相救之情、兄弟急難之義。形殘:梁元帝曾因患眼病而盲一目。
- [180]「地惟……彈丸」二句:形容梁元帝所處江陵之小。時江陵戶籍不足三萬。
- [181]「其怨……則寒」二句:指梁元帝交鄰無道,故引起魏兵的進犯。黷:進犯。
- [182]「豈冤禽……可移山」二句:指梁元帝以荊州小國,構釁兄弟,結怨強鄰,就像精衛欲填海、愚公欲移山那樣不自量力。
- [183]「況以……圍軫」四句:指梁元帝即位以來,災異迭現,梁運將終。沴氣:惡氣,災氣。妖精:指流星。赤烏夾日、蒼雲圍軫:均是君主將要及禍的異象。軫:星宿名。
- [184]亡吳之歲、入郢之年:春秋時吳滅越,不到四十年,越又滅吳;吳亦曾攻入楚國的郢都,這兩次戰爭的時間,全都應驗了預言,此處藉以說明梁朝覆滅的結果亦彷彿是天意的必然。
周含鄭怒,楚結秦冤[185]。有南風之不競[186],值西鄰之責言[187]。俄而梯衝亂舞,冀馬雲屯[188]。俴(ㄐㄧㄢˋ見)秦車於暢轂(ㄍㄨˇ古)[189],沓(ㄊㄚˋ踏)漢鼓於雷門[190]。下陳倉而連弩[191],渡臨晉而橫船[192]。雖復楚有七澤,人稱三戶;箭不麗於六麋,雷無驚於九虎[193]。辭洞庭兮落木,去涔(ㄘㄣˊ岑)陽兮極浦[194]。熾火兮焚旗,貞風兮害蠱(ㄍㄨˇ股)[195]。乃使玉軸揚灰,龍文折柱[196]。下江餘城,長林故營。徒思拑(ㄑㄧㄢˊ前)馬之秣,未見燒牛之兵[197]。章曼支以轂走,宮之奇以族行[198]。河無冰而馬渡[199],關未曉而雞鳴[200]。忠臣解骨[201],君子吞聲。章華望祭之所[202],雲夢偽遊之地[203]。荒谷縊於莫敖,冶父囚於群帥。硎(ㄒㄧㄥˊ刑)谷折拉,鷹鸇(ㄓㄢ沾)批㩌(ㄈㄟˋ費)[204]。冤霜夏零[205],憤泉秋沸[206]。城崩杞婦之哭[207],竹染湘妃之淚[208]。
【注釋】
- [185]「周含……秦冤」二句:用春秋時周鄭交惡,與戰國時秦楚結怨之舊典,喻元帝與諸兄弟交惡,與鄰邦結怨,導致了西魏對江陵的進犯。
- [186]南風:見《左傳》襄公十八年:「晉人聞有楚師,師曠曰:『不害。吾驟歌北風,又歌南風。南風不競,多死聲,楚必無功。』」這裡指梁軍士氣不振。
- [187]西鄰之責言:春秋時晉獻公嫁伯姬於秦時卜筮問卦,卦詞曰:「西鄰責言,不可償也。」後晉惠公與秦交戰果然被俘。這裡指梁有可敗之道,西魏乘虛而入亦是必然。
- [188]「俄而……雲屯」二句:指西魏兵勢強盛。
- [189]俴:淺,這裡指淺收,戰車的一種。暢轂:一種車軸較長的戰車。
- [190]沓:重擊。雷門:會稽城門。傳說門有大鼓,擊之,聲聞洛陽。
- [191]陳倉:諸葛亮伐魏,圍陳倉,用可以連續發箭的弓作戰。
- [192]臨晉:關名。韓信攻魏,在臨晉關佈疑兵佯作欲渡臨晉,而伏兵從夏陽襲安邑。抄小路直搗魏王豹之住所,將其捕獲。
- [193]「雖復……九虎」四句:指江陵防守薄弱,不足以抵擋西魏軍隊。七澤:楚地湖泊,雲夢澤是其中之一。三戶:地名;一說屈、景、昭為三戶,《史記•項羽本紀》:「楚雖三戶,亡秦必楚。」麗:射中。六麋:春秋時,晉魏錡到楚國挑戰,楚潘黨把他趕出了楚國。魏錡到了滎澤,看到六頭麋鹿,就射死了一頭,扛回去獻給楚潘黨。這裡是說江陵已無射麋之人。九虎:漢末王莽拜將軍九人,皆以虎為號。《後漢書•馮衍傳》:「皇帝破百萬之陣,摧九虎之軍,雷震四海。」
- [194]「辭洞庭……極浦」二句:指自己在西魏破江陵之前,離開了江陵。涔陽:楚都郢附近的江浦。庾信本傳:「聘於西魏。屬大軍南討,遂留長安。」
- [195]熾火、焚旗:進軍不利之兆。貞風、害蠱:君主被俘之兆。
- [196]「乃使……折柱」二句:江陵將失守,梁元帝盡焚古今圖書十餘萬卷,乘馬出門降魏,抽劍擊門扇說:「蕭世誠(元帝字世誠)一至此乎!」(事見《南史•元帝紀》)玉軸:捲軸的美稱,借指珍美的圖書字畫。龍文:寶劍名。
- [197]「下江……之兵」四句:指下江、長林本可固守,然而梁無良將駐守,所以見敗。下江、長林:地名。指江陵至湖北荊門一帶。漢時的下江與晉時的長林,在梁朝都屬武寧郡。武寧失守後,魏軍直入江陵。拑馬之秣:用木棍拑住馬嘴,強行填精飼料而使之肥。拑:同「鉗」,這裡是說梁毫無作戰準備。燒牛之兵:戰國齊田單守即墨,取牛千頭,披上五彩衣,角上綁有矛槍,把燒著的火把係於牛尾,群牛破城而出,大破燕兵之圍。這裡是說西魏軍隊直取武寧,遂入江陵,未遇固守之將如田單者。
- [198]「章曼支……以族行」二句:指江陵敗亡之日,很多人人紛紛逃離。章曼支:夷邦仇由國人。宮之奇:春秋時虞國臣子,晉滅虢,借道於虞,宮之奇勸虞君拒絕借道,虞君不聽,宮之奇只能率全族離開虞國,晉軍滅虢,返程時滅掉了虞。
- [199]河無冰:漢光武帝曾因逃避追擊而冬渡滹沱河,因冰未結得很厚,數馬沉入冰河,乃強驅馬而渡。
- [200]關未曉:孟嘗君逃離秦國,過函谷關,天未明,隨從學雞叫而使守關者誤開關門,孟嘗君方得以脫險。以上四句形容梁人逃難之狀。
- [201]解骨:粉身碎骨。
- [202]章華:楚靈王所建之宮名。
- [203]雲夢:今湖北南部,韓信為楚王時,漢高祖懷疑他要造反,故用陳平之計,假作欲遊雲夢,韓信迎謁時,遂將韓信扣留。
- [204]「荒谷……批㩌」四句:指梁軍戰敗,將領或陣亡或被俘,百姓遭到屠戮。荒谷、冶父:均為楚地名。莫敖:指春秋時楚國人屈瑕。屈率軍攻羅,兵敗,自縊。其他將領皆囚於冶父,聽候發落。硎谷:又名坑儒谷,據說是秦始皇坑儒之處。折拉:折齒拉脅,指毒打,戰國時秦昭王的宰相范雎曾在魏國被魏齊打得「拉脅折齒」。鷹鸇:猛禽,比喻凶狠殘忍的人。批:撲打。㩌:搏擊。
- [205]冤霜:戰國時鄒衍忠於燕惠王,而燕惠王信讒將之下獄,鄒衍仰天大哭,正夏天卻降霜雪。
- [206]憤泉:東漢耿恭守疏勒,圍敵絕其水源,守兵渴乏,耿恭向枯井祈禱,泉水湧出。秋沸:耿恭出泉在秋七月天根水涸時,故以秋沸為異。
- [207]杞婦:指杞梁殖之妻。齊莊公襲莒,齊大夫杞梁殖戰死,其妻就屍哭於城下,城為之崩。
- [208]湘妃之淚:舜帝南巡,死而葬於蒼梧之野,其妻娥皇與女英追之不及,相與慟哭,淚落沾竹,竹文為之斑斑然。「冤霜……之淚」四句是說江陵百姓無辜遭遇災難,其冤其憤其痛苦可驚動天地。
水毒秦涇(ㄐㄧㄥ經)[209],山高趙陘(ㄒㄧㄥˊ形)[210]。十里五里,長亭短亭[211]。饑隨蟄燕[212],暗逐流螢[213]。秦中水黑,關上泥青[214]。於時瓦解冰泮(ㄆㄢˋ判)[215],風飛雹(ㄅㄠˊbáo)散,渾然千里,淄(ㄗ姿)澠(ㄇㄧㄣˇ敏)一亂[216]。雪暗如沙,冰橫似岸[217]。逢赴洛之陸機,見離家之王粲,莫不聞隴水而掩泣,向關山而長嘆[218]。況復君在交河,妾在青波[219]。石望夫而逾遠,山望子而逾多[220]。才人之憶代郡[221],公主之去清河[222]。栩(ㄒㄩˇ許)陽亭有分手之賦,臨江王有愁思之歌[223]。別有飄颻武威,羈旅金微[224]。班超生而望返[225],溫序死而思歸[226]。李陵之雙鳧(ㄈㄨˊ浮)永去,蘇武之一雁空飛[227]。
【注釋】
- [209]水毒秦涇:晉鄭伐秦。秦人在涇水上游放毒,使晉鄭之兵飲水而死。
- [210]趙陘:指趙國的井陘,險要之地。韓信曾以製井陘之險而破趙成安君,擒趙王歇。
- [211]長亭短亭:十里一長亭,五里一短亭。此處泛指旅途。
- [212]蟄燕:藏伏避寒的燕子。晉時中原喪亂,饑民掏野鼠與蟄燕的巢穴以覓食。
- [213]暗逐流螢:見《後漢書•靈帝紀》:「帝與陳留王協夜步逐螢光,行數里,得民家,露車共乘之。辛未,還宮,大赦天下。」
- [214]「秦中……泥青」二句:指被虜的梁人踏上異鄉之地。秦中、關上皆西魏之域,今陝西一帶。「水毒……泥青」八句寫江陵百姓在被虜往西魏的路途上歷盡艱難苦辛。
- [215]泮:溶解,分離。
- [216]淄澠:二條河的名字。二水異味,合則難辨。此處是說流落異國他鄉之梁人,貴賤亦已無辨。
- [217]「雪暗……似岸」二句:指魏破江陵,獻俘長安,在冬十二月,凍死者眾多。
- [218]「逢赴洛……長嘆」四句:指作者在長安遇到被俘之人,莫不傷感思家。陸機:本吳國將門之子,年二十而晉滅吳,後被徵至洛陽為官,有《赴洛道中》詩二首。王粲:漢末名士,避亂南奔,依荊州劉表,因懷歸而作《登樓賦》。
- [219]「況復……青波」二句:指夫婦分離。交河:今新疆吐魯番有交河故城。青波:楚地名,在今河南南部新蔡縣西南。
- [220]「石望夫……逾多」二句:指親人間失散後的刻骨思念。石望夫:見劉義慶《幽明錄》:「武昌北山有望夫石,狀如人立。俗傳云:古者有貞婦,其夫從役遠征,餞送此山,立望夫而死,化為石。」山望子:見《述異記》:「中山有韓夫人愁思台、望子陵。」
- [221]才人:見《史記•張耳傳》,趙王武臣為燕軍所獲,趙一廝養卒前往燕軍營壘,說服燕將,救回武臣,武臣以美人賜廝養卒為妻。代郡:古趙郡。
- [222]清河:晉故城名。晉惠帝的女兒清河公主,在洛陽戰亂之際,被人掠賣,受盡困苦。
- [223]「栩陽……之歌」二句:《漢書•藝文志》有「《別栩陽賦》五篇及《臨江王及愁思節士歌詩》四篇」,今已失傳。
- [224]「別有……金微」二句:為庾信自述鄉關之思。武威、金微:均為西部漠北之地區。
- [225]班超:東漢名將,久鎮西域,年老思返,上疏請歸:「臣不敢望到酒泉,但願生入玉門關。」
- [226]溫序:東漢太原人,官授護羌校尉,赴任途中為割據勢力拘劫,不受辱而自殺,光武帝將其葬於洛陽。其長子夢父曰:「久客思鄉里。」遂上疏乞骸骨歸葬鄉里。
- [227]「李陵……空飛」二句:以李陵、蘇武自比,言獨自為魏所拘,求歸不得。李陵《別蘇武》詩曰:「雙鳧俱北飛,一鳧獨南翔。」蘇武久留匈奴,常惠教漢使謂單于曰: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,有繫帛書,言武等在某澤中,單于驚謝。歸武。
若江陵之中否(ㄆㄧˇ皮),乃金陵之禍始[228]。雖借人之外力,實蕭牆之內起[229]。撥亂之主忽焉,中興之宗不祀[230]。伯兮叔兮,同見戮於猶子[231]。荊山鵲飛而玉碎,隋岸蛇生而珠死[232]。鬼火亂於平林,殤魂遊於新市[233]。梁故豐徙,楚實秦亡[234]。不有所廢,其何以昌[235]?有媯(ㄍㄨㄟ規)之後,將育於姜。輸我神器,居為讓王[236]。天地之大德曰生,聖人之大寶曰位[237]。用無賴之子弟[238],舉江東而全棄。惜天下之一家,遭東南之反氣[239]。以鶉首而賜秦[240],天何為而此醉?
【注釋】
- [228]「若江陵……禍始」二句:指江陵被西魏攻陷和陳霸先篡位相繼。魏克金陵第二年,梁敬帝還都建業。再過一年,陳霸先受禪,建陳。否:易卦名,表示天地不交,上下隔闔,閉塞不通之象。金陵之禍:指陳霸先逼梁敬帝禪位。
- [229]蕭牆:指梁王室內部。梁元帝的侄子蕭詧(ㄔㄚˊ查)稱臣於西魏,被封梁王,西魏攻梁元帝,蕭詧引兵相助,遂平江陵。
- [230]「撥亂……不祀」二句:指梁元帝平侯景,啟中興之業,但在位時間很短,江陵陷落,他和兩個兒子被害。
- [231]「伯兮……猶子」二句:指梁元帝之子,不論長幼,均為蕭詧所殺。猶子:侄子,蕭詧是昭明太子第三子,元帝與其為叔侄。
- [232]「荊山……珠死」二句:傷悼元帝子遇害。荊山:為楚卞和發現和氏璧的地方,在今湖北的西北部。隋岸蛇生:隋侯救了一條受傷的大蛇,大蛇就銜來一顆夜明珠以報答隋侯。玉、珠:比喻元帝之子。
- [233]「鬼火……新市」二句:傷戰亂之後,中興之臣死傷者多。鬼火:磷火。殤魂:即傷魂,鳥名,據說黃帝戰蚩尤時誤傷一婦人,七日氣不絕,後其靈化而為鳥,自呼為傷魂。新市、平林:皆楚地名,光武帝與其兄起兵時在此二地招兵,後漢中興,兵有新市、平林之號,這裡指胡僧祐等元帝的中興之臣。
- [234]梁故豐徙:戰國時,秦滅魏,遷大樑於豐。此借喻元帝從建業移都江陵之事。楚實秦亡:雖有亡秦必楚之說,但這一次江陵被西魏攻陷,是楚地淪喪於秦軍了,反用其典。
- [235]「不有……以昌」二句:指沒有梁的覆亡,哪來北方的西魏及其後北周和南方的陳的興盛。
- [236]「有媯……讓王」四句:指陳代梁興。有媯:陳氏本為媯姓,在周為陳國,春秋時陳公子完奔齊,其後遂姓陳氏。有媯之後:指陳霸先。將育於姜:春秋後期的姜姓齊國政權被田氏篡奪。這裡指梁姓天下亦為陳姓所取代。神器:指帝位。居為讓王:陳霸先立梁元帝子方智,方智讓王位於陳霸先,方智自處讓王之地位。
- [237]「天地……曰位」二句:語出《周易•繫辭》。「天地之大德曰生,施生而不為,故能常生,故曰大德也。」「聖人之大寶曰位。夫無用則無所寶,有用則有所寶也。無用而常足者,莫妙乎道,有用而弘道者,莫大乎位,故曰「聖人之大寶曰位」。」
- [238]用無賴之子弟:指梁武帝用侯景。
- [239]東南之反氣:本指西漢吳王濞(ㄆㄧˋ闢)之反,見《漢書•荊燕吳傳》,高祖召濞曰:「漢後五十年,東南有亂,豈若邪?然天下同姓一家,慎無反。」此喻梁王室內兄弟子侄的互相殘殺。
- [240]鶉首:星名。據說天帝喝醉了酒,把鶉首所指之秦地割給了秦穆公。這裡指西魏陷江陵後,襄陽等形勝之地盡歸魏有。
且夫天道迴旋,生民預焉。余烈祖於西晉,始流播於東川[241]。洎(ㄐㄧˋ記)余身而七葉,又遭時而北遷[242]。提挈(ㄑㄧㄝˋ妾)老幼,關河累年。死生契闊,不可問天。況復零落將盡,靈光巋(ㄎㄨㄟ虧)然[243]!日窮於紀,歲將復始。逼迫危慮,端憂暮齒[244]。踐長樂之神皋,望宣平之貴里。渭水貫於天門,驪山迴於地市[245]。幕府大將軍之愛客,丞相平津侯之待士[246]。見鐘鼎於金張,聞弦歌於許史[247]。豈知灞陵夜獵,猶是故時將軍[248];咸陽布衣,非獨思歸王子[249]
【注釋】
- [241]「余烈祖……東川」二句:指八世祖庾滔,遭西晉永嘉之亂而遷於江陵。東川:指江陵。
- [242]「洎余身……北遷」二句:指自己又自江陵北遷長安。洎:及,到達。七葉:七世。
- [243]「況復……巋然」二句:比喻知交將盡,而自己獨存,就像魯靈光殿。靈光巋然,見王延壽《魯靈光殿賦》:「遭漢中微,盜賊奔突。自西京未央、建章之殿,皆墮壞,而魯靈光巋然獨存。」巋然:高大獨立的樣子。
- [244]「日窮……暮齒」四句:是說歲將盡,人將暮,深懷憂思。
- [245]「踐長樂……地市」四句:指自己在長安的活動。長樂:西漢宮名。神皋:京華之地。宣平:長安城東北第一門。貴里:顯貴所居之處。天門:指秦始皇所建的咸陽宮,當時引渭水貫穿都城以像徵天宮銀河。地市:指秦始皇陵墓。
- [246]「幕府……待士」二句:是說自己在北周受到二帝、諸王很尊崇的禮遇。幕府大將軍:指北周明帝宇文毓與武帝宇文邕。二人皆曾任大將軍。丞相平津侯:漢武帝封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,這裡指大宰塚宇文護。
- [247]「見鍾鼎……許史」二句:是說自己仕周,交遊者皆是貴戚。金、張、許、史:漢代大臣與外戚中的顯貴者,喻北周的上層人士。
- [248]「豈知……將軍」二句:這是庾信在賦的最後抒發自己的鄉關之思,一篇致意所在。故時將軍:見《史記•李將軍列傳》,李廣賦閒後,常去藍田山中打獵,一次夜過灞陵,守備醉酒不讓李廣通過,李廣的隨從說:「這是故李將軍!」那醉了的守備說:「今將軍尚不得夜行,何乃故也!」此處庾信藉以表明自己仍為梁朝之故臣。
- [249]咸陽布衣:見《史記•春申君列傳》,戰國時楚太子完入秦為人質,秦留之數年。《怨錄》載其所作《思歸歌》:「去千乘之國,作咸陽之布衣。」思歸王子:當時羈留長安的梁王子王孫甚多,有汝南王大封、晉熙王大圜等等。
【作者】
庾信(513年-581年)字子山,南北朝時期大文學家,祖籍南陽新野(今屬河南)。仕北周官至驃騎大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,故人稱「庾開府」。庾信奉梁元帝名出使北朝被留,不得回歸,文風蕭瑟哀戚,也感染北方雄渾豪邁之氣,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。與徐陵一起任蕭綱的東宮學士,成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;他們的文學風格,也被稱為「徐庾體」。《庾信著作》
【譯文】暫缺。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哀江南賦-中文百科在線]、[哀江南賦(帶註釋及評論)]、[哀江南賦-維基百科]
明離:指太子。
回覆刪除南朝梁簡文帝 《上昭明太子集別傳表》:“臣以不肖,妄作明離。”
謝謝指教。
刪除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