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之辭世者[1],或被(ㄆㄧ批)髮佯狂,或汙身穢跡,可謂艱矣。今僕坐而獲免[2],遂其宿心[3],其為慶幸[4],豈非天賜!違天不祥[5]。
頃東遊還,修植桑果,今盛敷(ㄈㄨ膚)榮[6],率諸子,抱弱孫,遊觀其間,有一味之甘,割而分之,以娛目前。雖植德無殊邈(ㄇㄧㄠˇ秒)[7],猶欲教養子孫,以敦厚退讓。戒以輕薄,庶令舉策數馬[8],彷彿萬石(ㄕˊ食)之風[9]。君謂此何如?
比當與安石東遊山海[10],並行田視地利[11],頤(ㄧˊ儀)養閑曠[12]。衣食之餘,欲與親知時共歡讌(ㄧㄢˋ晏)[13],雖不能興言高詠,銜杯引滿[14],語田里所行,故以為撫掌之資[15],其為得意,可勝(ㄕㄥ生)言邪[16]!常依陸賈班嗣楊王孫之處世[17],甚欲希風數子[18],老夫志願,盡於此也。
【注釋】
- [1]辭世者:避世隱居的人。
- [2]僕:謙稱「我」。坐:獲罪、入罪。
- [3]遂:順應;符合。宿心:一向的心願。
- [4]其為慶幸:這是值得高興的事。
- [5]違天不祥:若違背了天意,豈非不吉利?
- [6]敷榮:花開茂盛。
- [7]雖植德無殊邈:即使立德並不特別的高遠。植德:立德。殊邈:殊:特別、非常。邈:高遠,超卓。
- [8]舉策數馬:舉起馬鞭來數馬匹數目。策:馬鞭。《史記·萬石張叔列傳》:「石慶為太僕,御出,上問車中幾馬,慶以策數馬畢,舉手曰:『六馬。』慶於諸子中最為簡易矣,然猶如此。為齊相,舉齊國皆慕其家行,不言而齊國大治,為立石相祠。」
- [9]萬石:漢制,三公的俸祿,月各三百五十斛穀,稱為「萬石」。此處指「萬石君」:萬石君名奮,其父趙人也,姓石氏。石奮的長子石建,二子甲某,三子乙某,四子石慶,都因為品行善良,孝敬父母,辦事謹嚴,做官做到了二千石。於是景帝說:「石君和四個兒子都是二千石官員,作為臣子的尊貴光寵竟然集中在他一家。」稱呼石奮為「萬石君」。
- [10]比當:每當。
- [11]行田:巡視農田。
- [12]頤養:保養、安養。
- [13]讌:宴飲。同「醼」。
- [14]銜杯引滿:斟酒滿杯而飲。
- [15]撫掌之資:笑談的新聞。
- [16]可勝言邪:能說得盡嗎?即說也說不盡。
- [17]陸賈班嗣楊王孫:陸賈:漢初楚人。以客從劉邦建漢王朝,有辯才。曾兩度出使南越,招論尉佗。授太中大夫。勸丞相陳平深結太尉周勃,合謀誅諸呂、立文帝。著《新語》十二篇,大旨為崇王道,黜霸道。班嗣:班游之子,班固之堂伯父。班固之父班彪幼時與堂兄班嗣共游學,家有賜書,內足於才,好古之士自遠方至。嗣雖修儒學,然貴老莊之術。楊王孫:西漢孝武帝時代的人。學黃老之術,注重養生,雖家業千金,但堅持簡葬,以反對當時的厚葬。
- [18]甚欲希風數子:很想效法這幾位先生。希風:企慕;效法。
【作者】
王羲之,東晉書法家,字逸少,號澹齋,原籍琅琊(今山東臨沂),後遷居會稽(紹興),寫下《蘭亭集序》,晚年隱居會稽下轄剡縣金庭,有書聖之稱。歷任秘書郞、寧遠將軍、江州刺史。後為會稽內史,領右將軍,人稱「王右軍」、「王會稽」。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,世人合稱為「二王」。[王羲之- 维基百科]、[歷史人物:一代書聖王羲之]《王羲之著作》《轉載:《王羲之王獻之全集》釋文_》
【譯文】暫缺。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王羲之傳(三)--北大書法藝術網]、[王羲之評傳-在線閱讀]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