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
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斯是陋室[1],惟吾德馨(ㄒㄧㄣ新)[2]。
苔痕上階綠,草色入簾青。
談笑有鴻儒[3],往來無白丁[4]。
可以調素琴[5],閱金經[6]。
無絲竹之亂耳[7],無案牘之勞形[8]。
南陽諸葛廬[9],西蜀子雲亭[10],
孔子云:「何陋之有[11]?」
【注釋】
- [1]斯、是:均為指示代詞。陋室:陳設簡單而狹小的房屋。
- [2]惟:同介詞「以」,用以強調語氣。德馨:意指品行高潔。馨:能散布到遠方的香氣。
- [3]鴻儒:這裡泛指博學之士。鴻:大。儒:舊指讀書人。
- [4]白丁:未得功名的平民。這裡借指不學無術之人。
- [5]素琴:不加雕繪裝飾的琴。
- [6]金經:即《金剛經》(《金剛般若經》或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的略稱),唐代《金剛經》流傳甚廣。
- [7]絲竹:弦樂、管樂。此處泛指樂器。亂耳:使聽力紊亂。
- [8]案牘:官府人員日常處理的文件。勞形:身體因事情煩亂而感到疲勞。
- [9]南陽:地名,今湖北省襄陽縣西。諸葛亮出山之前,曾在南陽廬中隱居躬耕。
- [10]子雲:漢代揚雄(前53—18)的字。他是西蜀(今四川省成都市)人,其住所稱「揚子宅」,據傳他在揚子宅中寫成《太玄經》,故又稱「草玄堂」。文中子雲亭即指其住所。川中尚有紀念他的子雲山、子雲城。
- [11]何陋之有:之:表賓語提前。全句意為「有何陋」。《論語·子罕》:「子欲居九夷,或曰:『陋,如之何?』子曰:『君子居之,何陋之有?』」
【作者】
劉禹錫(772~842年),中國唐代文學家、哲學家、詩人。字夢得。洛陽(今屬河南)人,生於嘉興(今屬浙江)。貞元九年(793)中進士,登博學宏詞科。劉禹錫生前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劉白」。白居易則稱他爲「詩豪」,推崇備至。他的詩歌,傳誦之作極多。詩現存800餘首。其詩題材廣闊,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轉、樸素優美的特色,清新自然,健康活潑,充滿生活情趣。《劉禹錫著作》
【譯文】
山不在於它的高低,有仙人居留便會出名;
水不在於深淺,有蛟龍潛藏就會顯得神靈。
這雖然是一間陋室,但我的道德高尚卻到處傳聞。
苔痕布滿階石,一片碧綠;草色映入簾帷,滿室蔥青。
往來談笑的都是博學之士,淺薄無識之徒不會到此。
可以隨心撫弄素琴,可以潛心閱讀佛經。
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聽覺,沒有繁忙的公務催勞傷神。
這間陋室如同南陽諸葛廬,又如西蜀子雲亭。
正如孔子所說:「有什麼理由認為它是粗陋的呢?」(李祚唐)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陋室銘--中文百科在線]、[陋室銘([唐]劉禹錫)]、[《陋室銘》劉禹錫賞析]
讚賞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