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

續夷堅志(張童入冥)--元好問(國學治要五-古文治要卷四)

【原文】
  平輿南函頭村張老者,以捕鶉為業,故人目為鵪鶉。年已老,止一兒,成童矣,一旦死。翁媼(ㄠˇ ǎo)自念老無所倚,號哭悶絶,恨不俱死。明日欲埋之,又復不忍。但纍磚作邱,入地一二尺許。云:「吾兒還活!」人笑其癡,而亦有哀之者。三日復墓,慟哭不休。忽聞墓中呻吟聲,翁媼驚曰:「吾兒果還魂矣!」撤棺磚,曳棺木出,舁(ㄩˊ魚)[1]歸其家。
  俄索湯粥。良久,說:「初為人攝往冥司,兒哀訴主者:『爹娘老可念,乞盡餘年,葬送畢,死無所恨!』冥官頗憐之,即云:『今放汝歸。語汝父,能棄打捕之業,汝命可延矣!』」其父聞此語,盡焚網罟之屬,挈兒入寺供佛。
  寺有一僧呂姓者,年未四十,儀表殊偉,曾上州作綱首。張童即前問僧:「師亦還魂耶?」呂云:「何曾死?」張童言:「我在冥中引問次,見師在殿角銅柱上,鐵繩繫足,獄卒往來,以棓(ㄅㄤˋ,同棒)撞師腋下,流血淋漓。及放歸時,曾問監卒,呂師何故受罪?乃云:『他多脫下齋主經文,故受此報。』」呂聞大駭。蓋其腋下病一漏瘡,已三年矣!兒初不知。呂遂潔居一室,日以誦經為課。凡三年,瘡乃平。

【譯文】
  金末,平輿縣南函頭村有個張老漢,以捕鵪鶉為業,當地人戲稱他為「鵪鶉」。他年紀已經很老了,只有一個獨生子,已騙成一個少年了。一天,張童突然死去。張老漢夫婦感到年老無依靠,哭得死去活來,恨不能隨兒子一起死去。隔天想埋葬兒子,又感到不忍心。張老漢挖地一二尺,上面用磚纍個墓,說:「我兒子還活著」。人笑其痴,而也有為老漢悲哀的。三天後,張老漢夫婦又到墓地痛哭不停,忽聽墓中有呻吟聲,吃驚地說:「我兒果真還魂了!」趕快搬去磚塊,將兒子從棺材中拉出來,並抬回家。
  過了不久,張童索要湯粥吃喝。再過了一段時間,張童說:「當初,被小鬼帶到冥司,兒向冥官哀告:『我爹娘年老無依無靠,請讓我服侍餘年,直到送葬完畢,就死無所恨了。』冥官很憐憫,說:『今放你回去,回去後告訴你父親,如能放棄打捕鵪鶉之業,你的命便可以延長。』」其父聽他這樣說,立即盡焚網罟等捕獵工具,帶著兒子到寺廟供佛。
  寺中有一位俗姓呂的僧人,年不到四十,儀表特殊、高大,曾經在上州作負責綱運的商人首腦。張童到寺後即上前問他道:「你也還魂了嗎?」呂姓僧人說:「我何曾死過?」張童便說:「我在冥間時見過你,只見你被綁在殿角銅柱上,以鐵鏈繫足,獄卒往來以棒擊師父腋下,鮮血淋漓,我被冥官放歸時,曾問獄卒,你何故在此受罪?」獄卒乃說:『他答應為齋主念誦經文,然而卻有很多遺漏不念,故受此惡報。』呂姓僧聽聞後大為驚駭,原來他腋下生了一個漏瘡,已有三年了,張童是不可能知道他得病之事的。呂姓僧從此便潔居一室,每日補誦經文,三年後,腋下漏瘡方痊癒。

【注釋】
  • [1]舁:抬。
【註】續夷堅志元好問所撰筆記小說,原書四卷,今本為二卷本釐為四卷。
此書作於金亡之後,為洪邁夷堅志》的續書,記奇聞異事、物產名勝、釋道故事,語多涉怪,閒有金末史事。

【作者】
  元好問(之二)(之三)1190年-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號遺山山西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,世稱遺山先生之際著名文學家。著作有《中州集》、《南冠錄》、《壬辰雜編》等等。
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續夷堅志--讀書網]、[續夷堅志--百度百科]、[元好問集--時尚書屋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