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

六一居士集序--蘇軾(國學治要五-古文治要卷一)

【原文】
  夫言有大而非誇,達者信之,眾人疑焉。孔子曰:「天下之將喪斯文也。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。」孟子曰:「禹抑洪水,孔子作《春秋》,而予距楊墨。」蓋以是配禹也。文章之得喪,何與於天,而禹之功與天地並。孔子、孟子以空言配之,不已誇乎。自《春秋》作而亂臣賊子懼;孟子之言行而楊、墨之道廢。天下以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。孟子既沒,有申商、韓非之學違道而趨利,殘民以厚主,其說至陋也。而士以是罔其上,上之人僥倖一切之功,靡然從之。而世無大人先生如孔子、孟子者。推其本末,權其禍福之輕重,以救其惑,故其學遂行。秦以是喪天下,陵夷[1]至於勝、廣、劉、項之禍,死者十八九,天下蕭然。洪水之患,蓋不至是也。方秦之未得志也,使復有一孟子,則申、韓為空言,作於其心,害於其事;作於其事,害於其政者,必不至若是烈也。使楊、墨得志於天下,其禍豈減於申、韓哉? 由是言之,雖以孟子配禹可也。太史公曰:「蓋公言黃、老,賈誼、晁(ㄔㄠˊ朝)錯明申、韓[2]。」錯不足道也。而誼亦為之。予以是知邪說之移人,雖豪傑之士,有不免者,況眾人乎?

  自漢以來,道術不出於孔氏,而亂天下者多矣。晉以老莊亡,梁以佛亡,莫或正之。五百餘年而後得韓愈,學者以愈配孟子,蓋庶幾焉。愈之後二百有餘年,而後得歐陽子,其學推韓愈、孟子以達於孔氏,著禮樂仁義之實,以合於大道,其言簡而明,信而通,引物連類,折之於至理,以服人心。故天下翕(ㄒㄧˋ夕)然[3]師尊之。自歐陽子之存,世之不說(ㄩㄝˋ,同悅)者,譁而攻之,能折困其身,而不能屈其言,士無賢不肖,不謀而同曰:「歐陽子,今之韓愈也。」

  宋興七十餘年,民不知兵,富而教之。至天聖、景祐極矣,而斯文終有愧於古,士亦因陋守舊,論卑而氣弱。自歐陽子出,天下爭自濯(ㄓㄨㄛˊ 拙)磨[4],以通經學古為高;以救時行道為賢;以犯顏納諫為忠。長育成就,至嘉祐末,號稱多士,歐陽子之功為多。嗚呼! 此豈人力也哉? 非天其孰能使之?

  歐陽子沒,十有餘年,士始為新學,以佛老之似,亂周孔之真,識者憂之。賴天子明聖,​​詔修取士法。風厲學者,專治孔氏,黜(ㄔㄨˋ處)[5]異端,然後風俗一變。考論師友淵源所自,復知誦習歐陽子之書。予得其詩文七百六十六篇於其子棐(ㄈㄟˇ匪),乃次而論之曰:「歐陽子論大道似韓愈,論事似陸贄(ㄓˋ置),記事似司馬遷,詩賦似李白。」此非予言也,天下之言也。歐陽子諱修,字永叔。既老,自謂六一居士云。

【注釋】
[1]陵夷:漸趨於衰微。亦作「凌夷」、「淩夷」。
[2]出自〈太史公自序〉:「自曹參薦蓋公言黃老,而賈生(即賈誼)、晁錯明申、商,公孫弘以儒顯。」
[3]翕然:和順的樣子。
[4]濯磨:洗滌磨煉。比喻加強修養,以期有為。亦作「濯摩」。
[5]黜:擯除﹑排斥。

【譯文】
  有些話大但並不虛誇,通達事理的人相信它,眾人懷疑它。孔子說:「上天要是毀掉周禮,後死者(我)便不能掌握它了。」孟子說:「大禹治理洪水,孔子寫作《春秋》,我抵制楊朱、墨翟的學說。」大概是拿這些文章來與大禹相媲美。文章的得失,與上天有什麼相干?大禹的功績與天地一般大,孔子、孟子憑藉空洞的言辭來與大禹相媲美,不也太誇大了嗎?自從《春秋》寫出來.亂臣賊子就懼怕了;孟子的學說實行以後,楊朱、墨翟的主張就廢棄了。天下人認為這些事情原本就是這樣,卻不知道是他們的功勞。孟子死了以後,出現了申不害、商鞅、韓非的學說,他們違背正道(孔孟之道)而追逐利益,殘害百姓來取得君主的好感,他們的學說特別淺薄,而士人卻拿它們來欺騙國君,國君也慶幸僥倖得來的一切成功。風吹草偃似地聽從他們的話,而當時世上卻沒有孔子、孟子那樣的大人先生,來推究他們學說的來龍去脈,權衡他們學說的禍福輕重,匡正他們學說的惑亂之處,所以他們的學說就流行了。秦因此丟掉了天下,正道更趨於衰微以至釀成陳勝、吳廣、劉邦、項羽那樣的禍殃。死去的人佔十分之八九,天下一片蕭條。洪水的災害也不會淒慘到這個地步啊。當秦尚未統一天下的時候,假如再出現一個孟子這樣的人,那麼,申不害、韓非講空話,荒誕的言論從心裏產生,以致於危害進行的事業,在事業上起了作用,而危害到國政的結果,一定不至於發展到如此嚴重的地步。假如揚朱、墨翟在天下得勢,他們的危害難道比申不害、韓非小嗎?由此說來,即使認為孟子與大禹相媲美也是可以的。太史公說:「大概就公開談論黃帝、老聃的學說了,賈誼、晁錯都明曉申不害、韓非的主張。」僅有一個晁錯倒是沒有大關係,而賈誼卻也是一樣的做法。我因此知道邪說能夠改變一個人,即使是豪傑之士也有不可避免的時候,何況是普通人呢?

  從漢代以來,治國的方法不是從儒學那裡來的,因此擾亂天下的人很多。晉因為崇尚老聃、莊周的學說而滅亡,梁也因為信佛而亡國,這是因為沒有誰去匡正他們。五百年以後出現了韓愈,求學的人認為韓愈差不多可以比得上孟子。韓愈以後的二百多年又出現了歐陽修,他的學說推崇韓愈、孟子的主張一直上到孔子。闡明禮樂仁義的實質,與儒家的學說相符舍。他的文章語言簡練而明白,誠信而暢達,引譬取喻,旁徵博引,近於真理,使人心折服。所以天下人一致像老師那樣尊敬他。自從歐陽修出道以後,世上一些不喜歡他的人,鬧哄哄地攻擊他,這能使他這個人感覺折挫困辱,卻不能使他屈服而改變他的學說。無論有無才能,士人都不謀而合地說:「歐陽修,就是今天的韓愈」。

  宋朝興盛七十餘年來,百姓不知道戰爭,民生富裕,也受到了教育,這種情況到天聖、景祐時期發展到了極點。這時的文章終究有愧於古人,士人也沿襲陋規守著舊章,論述卑微,沒有氣勢。自從歐陽修出現以後,天下的士人加強修養,砥礪自己,以精通經學學習古文為崇高,以挽救時弊推行正道為賢能,以犯顏直諫讓皇帝採納己見為盡忠。培養造就人才,到嘉祐末年,號稱人才濟濟,這大部分是歐陽修的功勞。唉,這難道是人力可做到的嗎?除了天誰又能使它這樣呢?

  歐陽修過世十多年後,士人又開始研究新的學說,拿與佛老相似的學說,擾亂周公孔子的真理,有見識的人為此感到憂慮。仰仗著皇帝的聖明,下詔修改選拔人才的辦法。勸諭鼓勵求學的人專門研究儒學,排斥異端邪說,這樣做了以後社會風俗為之一變。考究推論師友們才德的淵源來自哪裡,重新知道要誦讀學習歐陽修的書。我從他兒子歐陽棐那裡得到了他的詩文七百六十六篇,就按順序編輯起來並評論說:「歐陽修闡釋儒道像韓愈,談論事情像陸贄,記敘事件像司馬遷,所作詩、賦像李白。」這不是我個人的說法,是天下人的說法。歐陽子名修,字永叔。年老以後,自稱六一居士。

【註】這篇序言盛讚歐陽修繼承韓愈推崇儒家學說,並敘述歐陽修的功德。「自歐陽子出,天下爭自濯磨,以通經學古為高;以救時行道為賢;以犯顏納諫為忠。」「歐陽子論大道似韓愈,論事似陸贄,記事似司馬遷,詩賦似李白。」

【作者】【作者】蘇軾[1][2][3](1037-1101),字子瞻,一字和仲,號東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市)人,北宋文豪。其詩,詞,賦,散文,均成就極高,是是唐宋八大家之一,又善書法和繪畫,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,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。其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;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,又與陸游並稱蘇陸;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;書法名列「蘇、黃、米、蔡」北宋四大書法家「宋四家」之一;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。因其文、詞頗多於著作,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。故時學者有曰:「蘇文熟,喫羊肉,蘇文生,吃菜羹」之說。[蘇軾著作]、[蘇軾全集]、[蘇軾詩全集]、[蘇軾詩詞全集]

【賞析】[六一居士集序/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]、[六一居士集序/維基文庫]、[六一居士集序/讀書網]、[六一居士傳/緣基文庫]、[歐陽修著作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