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
崔諼座右銘(國學治要五-古文治要卷二) ,白居易續座右銘

座右銘---崔諼

無道人之短,無說己之長。
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
世譽不足慕,惟仁為紀綱[1]。
隱[2]心而後動,謗議庸何傷?
無使名過實,守愚聖所臧(ㄗㄤ髒)[3]。
在涅(ㄋㄧㄝˋ孽)貴不緇(ㄗ資)[4],曖(ㄞˋ愛)曖內含光[5]。
柔弱生之徒,老氏誡剛強。
行行(ㄏㄤˋ ㄏㄤˋ沆)鄙夫介[6],悠悠故難量[7]。
慎言節飲食,知足勝不祥。
行之苟有恆,久久自芬芳。

【注釋】
[1]紀綱:引申有「法則」的意思。紀,細繩;綱,粗繩。
[2]隱:審度。
[3]臧:善;在此為動詞,表示讚賞。
[4]在涅:處在污濁的環境中。
[5]曖曖:形容光輝暗藏的樣子。
[6]行行:形容剛強的樣子。鄙夫:見識淺薄的人。
[7]悠悠:形容閒靜的樣子。

【註】置於座右用以自警之銘文。《文選·崔瑗<座右銘>》唐呂延濟題「瑗兄璋為人所殺,瑗遂手刃其仇,亡命,蒙赦而出,作此銘以自戒,嘗置座右, 故曰座右銘也。」

【作者】
  崔瑗(ㄩㄢˋ),字子玉,中國東漢書法家,涿郡安平(今屬河北省)人。漢代名書法家,尤善草書,師法杜度,時稱「崔杜」。崔瑗學問淵博,精通天文、曆法,又擅於文辭。曾任汲縣(今河南省衛輝市)令,興修農田水利,造福百姓。著有文章五十餘篇。
 【翻譯】
  不要議論人家的短處,不要誇說自己的優點。

  施恩惠給別人,千萬不要記在心裡,接受別人的恩惠,千萬不可以忘記。

  世俗的虛名,不值得羨慕,只有「仁」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則。

  做任何事情,審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後行動,別人的誹謗議論對自己又有何妨害?

  不要使虛名超過自己的真才實學,不炫耀才華,不賣弄聰明,這才是聖人所稱道的。

  處在汙濁的環境中,可貴的不是被汙濁所染。有才德的人,光芒內斂,只求內再充實,不求表面的虛榮。

  柔弱的人因為具有韌性,不容易被催折,所以適於生存;老子認為剛強容易折毀,不如柔弱容易生存,而以剛強為戒。

  見識淺薄的人,老是表現出剛強的樣子,只有閒靜不與人爭,他的成功才會不可限量。

  說話謹慎,飲食要有節制,知道滿足而不貪求無饜,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情發生。

  如果照著這個座右銘,持之以恆的去做,日子久了以後,才德自然會發出光輝來,有如花香的四播。
【賞析】+網路資源[--中文百科在線]、[座右銘--百度百科]
=====
續座右銘---白居易

勿慕富與貴,勿憂貧與賤;自問道何如,貴賤安足云?
聞毀勿戚戚,聞譽勿欣欣;自顧行何如,毀譽安足論?
無以意傲物,以遠辱於人;無以色求事,以自重其身。
遊與邪分歧,居與正為鄰;於中有取捨,此外無疏親。
修外以及內,敬養和與真;養內不遺外,動率義與仁[1]。
千里始足下,高山起微塵;吾道亦如此,行之貴日新。
不敢規他人,聊自書諸紳[2];終身且自勗(ㄒㄩˋ序)[3],身沒貽後昆[4]。
後昆茍反是,非我之子孫。

【注釋】
  • [1]率:遵循。
  • [2]紳: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子。
  • [3]勗:勉勵。
  • [4]貽:音一ˊ,遺留。
  • [5]後昆:後代子孫。
【作者】
  白居易之二)(772年-846年),字樂天,晚號香山居士、醉吟先生。河南新鄭(今鄭州新鄭)人,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,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。他的詩歌題材廣泛,形式多樣,語言平易通俗,有「詩魔」和「詩王」之稱。官至翰林學士、左贊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長慶集》傳世,代表詩作有《長恨歌》、《賣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。白園(白居易墓)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。

【翻譯】
  不要羨慕富有與尊貴,不要憂慮貧窮和微賤,自己所關心的應該是進德與修業,地位的高低哪裡值得我們去操心掛慮呢?

  聽到毀謗的話,不必過分的憂傷;聽到讚譽的話,也不必過分的高興。自己所關心的是所作所為是否光明磊落,別人對我的毀謫與讚譽實在不值得理會。

  不要任意孤行,傲氣凌人,以便遠離他人的羞辱。不要用巧言令色的手段去謀事求職,尊重自己的人格。

  交遊時要遠離壞朋友,以免受引誘或影響,住所必須與正人君子為鄰,能有潛移默化的功效。在這中間只有正邪的分別,除此之外沒有親疏的分別。

  修養外在的功夫以達於內在,使內在更祥和真誠,修養內在時也不遺漏外在,一言一行皆依循著義和仁。

  要走千里的路途,也得從腳下的第一步開始,高大的山峰是一粒粒微塵堆聚而成。進德修業就像這樣,所重的便是日新又新。

  我不敢拿這些話去規勸他人,姑且把它寫在自己的腰帶上,終身以此自我勉勵,死後再將這座右銘遺留給我的後代子孫。

  我的子孫們如果違反了這些教導,他就不是我的子孫。
【註】白居易《右銘序》:「崔子玉 《座右銘》,余竊慕之,雖未能盡行,常書屋壁。然其間似有未盡者,因續為座右銘雲。」
--網路連結[中國古代座右銘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